伊朗第三大城市,呼羅珊省首府。位於國境東北部,距伊、蘇邊界不到100公裡,面積約40平方公裡。人口111.9萬(1982)。地處馬什哈德盆地,海拔985米,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乾燥,1月最低氣溫-2℃,7月最高氣溫34℃,年降水量248毫米,集中在冬季。用水依靠坎兒井和水渠。在古代圖斯城基礎上發展起來。圖斯城在馬什哈德西北約24公裡處,西元前4世紀已具相當規模;809年後,成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朝覲中心。馬什哈德意即“殉難的地方”。1220年,被蒙古人摧毀毀後,重建為馬什哈德城,後成為伊朗北部通往中亞、阿富汗的商隊過境要道和地區貿易中心,以香料、染料、皮革及其制品、地毯和絲織品生產、貿易為主。現為橫貫伊朗北部鐵路的東部終點。城市分老區和新區兩部分,老區是以宗教建築伊瑪目阿裡·利達陵、清真寺為主體;新區是向西南擴展的地區,有寬闊的商業大街和住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