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首都,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紅河三角洲西北部,紅河與急流江的匯合處,距河口100多公裡。面積597平方公裡,包括郊區在內人口257萬(1979)。地處肥沃的沖積平原。年平均氣溫23.6℃,年降水量約2000毫米,屬熱帶季風氣候。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古稱龍淵、龍編。西元1010年李朝在此建都,把原來的“大羅城”改名為“昇龍”,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16世紀發展為東南亞國際貿易的重要港口。1831年改名河內,意即“被環抱在紅河大堤之內”。1873年為為法國殖民者占領。1902年為法屬“印度支那”首府,並建成專供法國人度假的城市,也是法國的商品市場。主要工業有機器制造、化肥、化工、建材、紡織等。河內周圍是越南北方主要的稻米產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鐵路南至胡志明市,北到太原,東接海防,西北經老街、東北經諒山到中越邊界。公路連接國內各地和老撾、柬埔寨。水運便捷,可通紅河三角洲主要城鎮。市郊的嘉林機場是全國最大的機場。市區主要分為3部分。以巴亭廣場為中心的行政區,多政府機關大樓,主要大街兩側有大學、博物館、劇場等。行政區以北為居住區,街道狹窄彎曲,人口密集;以南多法國式建築物,為1928年後發展的新區。市區面積不斷擴大,已建成尚亭、永綏、文典、嘉林、東英等新工業區。西湖為旅遊地。還有象山、竹山、萊山、七靈崗、竹白湖、七畝湖、禪光湖等風景區。市內多古建築、主要有螺城、獨柱寺、二征女王廟、玉山寺、文廟和在1076年李朝仁宗建立的第一所大學國子監。有文典新石器遺址、古螺黃銅和新鐵器遺址。還有胡志明陵墓。(見彩圖)

越南首都河內還劍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