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德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歐洲最大的河港,魯爾區重要的經濟中心。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西部,魯爾河與萊茵河交匯處,東距埃森16公裡。面積143平方公裡,人口54.18萬(1983)。西元9世紀已建定居地。中世紀商業有所發展,1290年設自由市,1407~1595年為“漢薩同盟”的成員。1655~1818年作為新教大學所在地而復興。19世紀中葉起,隨著魯爾區的興起,杜伊斯堡近代工業發展較快。1905年和1929年先後併入梅迪裏奇、魯羅爾特和漢博恩等鄰近城城鎮,城區范圍擴大。1933年人口已達44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嚴重破壞,戰後迅速重建。內河航運發達,以萊茵河為主幹,經萊茵-黑爾訥、多特蒙德-埃姆斯等運河,通連其他水系和北海諸港,為西歐水運網中心,載重8000噸的頂推船隊可上溯萊茵河至北。沿岸碼頭總長43公裡,年有4萬多艘船隻出入,貨物吞吐量約2170萬噸,以煤、焦炭、鐵砂、石油、木材、谷物等為大宗。魯爾區陸上交通樞紐,有5條鐵路幹線和稠密的公路網,聯系全國和鄰近國傢的主要城市。有6座大橋橫跨萊茵河,其中杜伊斯堡—新安坎普大橋為世界最大拱型桁橋之一。在當地豐富煤炭資源基礎上,早期從法國洛林地區,現從巴西、利比裡亞、瑞典等國輸入鐵礦石,由於河運便捷,運費較魯爾區其他鋼鐵基地低廉,60年代起發展成全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全國7個煉鋼能力在400萬噸以上的大型企業,有5個集中於此,是最大鋼鐵財團奧古斯特蒂森公司及其下屬企業所在地。重型機械、化學、造船、有色冶金、煉油及石油化工等工業也頗突出。主要工廠企業分佈在魯爾奧特、漢博恩和梅迪裡奇。其中鋼鐵企業集中於萊茵河沿線的魯羅爾特和漢博恩之間南北長17公裡、東西寬7公裡的狹長地帶。這裡集中瞭13個鋼鐵廠,擁有3000萬噸煉鋼能力,約占聯邦德國煉鋼能力的半數,為魯爾區鋼鐵工業的重心所在。市中心在魯爾河河口附近,為商業和行政辦公室所在地,有內河航運、機械制造等專科學校,以及美術、歷史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和舊城堡、哥特式教堂等古建築。以杜伊斯堡老城為中心,與鋼鐵工業城漢博恩、港口和造船工業中心魯羅爾特以及主要居住區梅迪裡奇組合成杜伊斯堡城市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