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生代到新生代初期主要在熱帶或亞熱帶乾旱環境下沉積的陸相紅色砂巖、礫巖和葉巖所組成的紅色地層。主要堆積於中生代燕山期造山運動所形成的斷陷盆地中,故其分佈區常被稱為“紅層盆地”(或紅盆地)。現今之紅層盆地內部以紅層丘陵為主要地貌類型,平原隻占少數,即僅見於沿河流兩岸。

  紅層盆地的分佈地區 廣佈於中國各地,尤以東南半壁為多。中國紅層分佈最廣的是四川盆地,面積達26萬萬多平方公裡。在北東和北西兩組主要構造線控制下,周圍為高原山地,盆地內為紅層丘陵,在侏羅紀已開始形成。武陵山與武夷山之間的江南地區有許多長條形為主的中型紅層盆地,堆積的紅層大部分為白堊系或上白堊統一下第三系。此外,還有眾多的小型紅層盆地散佈在秦嶺、大巴山以南直至粵東北、贛東南和閩西南地區。堆積的紅層,部分為下白堊統或上白堊統,部分為早第三系。總之,中國紅層盆地由西往東面積逐漸減少,年代亦漸新。從晚侏羅世,特別是從白堊紀到早第三紀是紅層堆積的主要時期,它們的堆積空間都是在不同時期燕山構造變動造成的,大型盆地以拗陷為主,中、小型盆地以斷陷為主,地質構造方向嚴格控制瞭紅層分佈的格局。紅層沉積厚度各地差別很大。厚者達數千米,一般也在1000米以上,而且巖相也有較大差異,這反映瞭古地理環境的復雜性。

中國紅層地貌

武夷山“曬佈巖”

  紅層丘陵形態 盆地式的紅層地貌,由盆地外圍到盆地中央,通常可分4個帶:①外圍山地帶,多為其他巖石所構成的山地,環繞盆地的四周或位於盆地兩側。山地與紅層丘陵之間往往有斷層分隔。在斷層隱而不現的地方,山地夷平面與紅層夷平面互相連接,形成和緩的斜面。②邊緣紅層高丘陵帶,一般巖層傾角較大,成為單斜地形。紅層丘陵受來自山地河流的切割,相對高度雖大,但分離程度較差。③紅層低丘陵帶,是紅層地貌的主體部分,巖性多屬砂巖和頁巖,由於巖層傾角不大,巖性又軟弱,丘陵起狀和緩,相對高度較小,谷地較開闊,在夾有厚層砂巖的地方,形成方山式丘陵。④丹霞地貌和階地、平原帶,位於盆地中心區,向心河系在這裡集中,嵌入河谷兩側常有砂礫巖、礫巖出露,形成丹霞地貌。河谷較寬,階地、平原亦較寬廣。紅層丘陵的各種形態主要取決於巖性的軟硬及岸層傾角的大小。顯然,上述4個地貌分帶並不是每個盆地都具備。

  丹霞地貌指厚層砂巖、砂礫巖、礫巖所成的峰林地貌,以發育於粵北丹霞山區為最佳,故名。該山紅層多含氧化鐵,顏色丹紅,故名丹霞山。紅層在丹霞山區又稱“錦石”。因富含鈣質,巖面常生成溶溝,如武夷山的“曬佈巖”;層間亦有小型溶洞,如方巖的“羅漢洞”、“胡公洞”等武夷山脈亦為丹霞地貌。此外,河北承德也有分佈。

  丹霞地貌以丹崖赤壁為基本特征。因其巖性堅硬固結、抗蝕力強、透水性好而使坡面不易產生徑流。節理多呈垂直系統而有利於流水和風化作用的深入。因此,在丹霞地貌中又以峽谷和峭壁最為顯著。平坦的構造臺地亦因而被峽谷所分割,形成破碎的臺地或高原地貌。當峽谷擴大,臺地和高原縮小後,即形成方山地貌,如粵北樂昌砰石的“金雞嶺”、“萬古金城”,仁化的“扁寨”、“平頭寨”等。方山地貌再因崖壁崩塌而形成特殊的石峰地貌,因而有假喀斯特地貌之稱。

  方山地貌周緣有石針、石柱及長條狀石嶺、石墻分佈,頂部常有呈球狀剝落的巨石,稱為“巖”或“石”。如丹霞山上的“人面石”、“燕巖”等。巨大的石壁則稱之“崖”,如永安百丈崖。石嶺或石墻上常可形成“天然窗戶”,再經擴大後則成為“天生橋”,如江西上饒的天生橋。崖上突出的硬巖每呈嘴狀突出,如武夷山的鷹嘴巖。額狀懸崖也很常見,如武夷山的大王峰,呈倒靴形。丹霞地貌亦有呈單斜山形態的,如武夷山主峰三仰峰。丹霞地貌是中國重要旅遊資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