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轄市,歷史文化名城,輕工業城市,著名“水果之鄉”。位於省境東南部,九龍江下遊。轄1區及龍海、雲霄、漳浦、詔安、長泰、東山、南靖、平和、華安9縣,面積1.26萬平方公裡,人口416.70萬;其中市區265平方公裡,人口34.09萬。歸僑和僑眷較多。唐建州制,明、清時期為漳州府、道所在地。明代以盛產漳緞和蔗糖著名,對菲律賓貿易往來頻繁,歷史上曾是福建沿海的商港和對外貿易港市。清初廈門興起後,漳州成為重要商業城市。1951年析龍溪縣城區設地級市。市境位於漳漳州平原,河網密佈,屬南亞熱帶氣候,水熱條件優越,農業發達。糧食作物以稻谷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黃麻、花生等。平原散佈有小丘,多辟為果園。果品種類多,尤以香蕉、蘆柑、荔枝、柚子、菠蘿最負盛名。水仙花馳名全國,熱帶經濟作物有橡膠、劍麻等。工業以食品工業最發達,所產“水仙花”牌食品罐頭及蜜餞、果汁等享有國際聲譽。漳州糖廠是福建省大型糖廠,紡織工業有大型麻紡廠、毛紡廠和織佈廠。傳統、創新產品有片子癀、八寶印泥、風油精等,暢銷國內外。鷹廈鐵路有支線通漳州,水陸交通方便,為九龍江流域物資集散中心,1984年漳、泉、廈三角地區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後,漳州重點發展食品、紡織、電子和塑料等工業。市境還探明地熱溫泉56處,地下熱水縱貫市區,已初步開發利用。

  市西芝山為著名風景區。南郊丹霞山麓有建於初唐的南山寺,為閩南著名古剎。浦南有唐開漳陳元光將軍墓,為省級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市屬東山、漳浦、龍海、南靖4縣發現瞭古巖畫;華安縣有明代中國名瓷“漳窯”遺址。詔安縣境有直徑94.5米的特大古土樓民宅“在田樓”八掛樓。市境還辟有面積61公頃的紅樹林自然保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