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地區轄縣。位於省境東南部,白龍江中遊谷地,地當甘、川歷史交通孔道。面積4638平方公裡,人口47.29萬。縣府駐城關鎮。西元前111年始建武都郡,郡治在今西和縣洛峪附近。北魏遷至武都西北20公裡的石門。唐代三遷郡治於今武都城北高階地上,名階州武都郡,後歸吐蕃。元、明、清時期均稱階州。1913年始置武都縣。縣境多峻嶺峽谷,山洪泥石流危害嚴重。石灰巖崖陡絕,多喀斯特洞穴。海拔1200米以下河谷具有北亞熱帶氣候與景觀,山地垂直景觀差異明顯。河谷氣候溫暖暖,四季分明,冬稍長於夏,春秋各逾兩個半月。年均溫14.5℃,1月均溫2.8℃,7月24.8℃,10℃以上活動積溫4548.3℃。年降水量僅474毫米。屬北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縣境為甘肅蠶桑、柑橘及茶葉的主要產地。工業有農機、水泥、制藥、面粉等部門。武都城為隴南山區重要城鎮,在白龍江中遊北岸五鳳山南麓,因建城歷史較早,北峪河的泥石流沖積物堆積高於西南城墻,故當地有“水比城高”之說。城北2公裡北峪河左岸五鳳山麓附近有始建於唐代的紅女廟,為一喀斯特洞穴。廟後有“飛龍瀑佈”,已整修水簾洞,辟為遊覽地。城東南10公裡白龍江南岸露骨山北坡陡崖的萬象洞,是一石灰巖溶洞,深約4公裡,內有類型繁多的石鐘乳、石筍,為隴南山區喀斯特地貌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