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山,道教勝地,著名風景區。一名太和山,又名山。是秦嶺、大巴山的東延部分。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南岸。西北起自堵河,東南止於南河,綿延百餘公裡,起伏於十堰市、房縣、丹江口市、穀城縣境內。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在丹江口市西南部。武當山山體四周低下,中央呈塊狀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巖、板巖和片巖構成,局部有花崗巖。巖層節理發育,並有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的跡象,形成許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山地兩側多陷落盆地,如房縣盆地、鄖縣盆地等。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原生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合林,次生林為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主要有松、杉、樺、櫟等。藥用植物有400多種,產曼陀羅花、金釵、王龍芝、猴結、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貴藥材。

  以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武當山風景名勝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臺等勝景,還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奇景。明代地理學傢、旅行傢徐霞客贊頌武當山“山巒清秀、風景幽奇”。武當山還保存有規模宏偉的道教建築群和眾多的文物古跡。古建築群分佈在主峰以北,多集中在古東神道兩側。唐貞觀年間建五龍祠於此,宋、元建築增多。明永樂年間大興土木,建成33個規模宏大的宮觀建築群、39道橋梁、12座亭臺及山石砌成的“神道”,建築總面積達160多萬平方米。2萬多間宮觀建築綿延70公裡。至今保存較完整的有玄嶽門、遇真宮、磨針井、復真觀、元和觀、紫霄宮、南巖天乙真慶宮石殿、太和宮、銅殿和金殿。建於天柱峰絕頂的金殿又稱金頂,為四坡重簷歇山式宮殿,由銅鑄鎏金構件鉚榫拼焊而成,總重約90噸,是中國現有最大銅建築物。位於主峰東北的武當山鎮為武當山風景區大門,所產龍頭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藝品,具濃厚的地方特色。針井茶為傳統名茶。襄渝鐵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並行通過。

武當山南巖

  武當山亦為武當派拳術發源地,以“武當太乙五行拳”聞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