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下遊新辟綜合利用大型人工管道。位於江蘇省北部。以灌溉為主,結合排洪、航運、排澇、發電等。灌溉面積172萬公頃。1953年竣工。總渠西起洪澤縣洪澤湖大堤高良澗,東經淮安城南穿京杭運河,下經阜寧,至濱海、射陽兩縣交界的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公裡。設計灌溉流量5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700立方米/秒(1975年7月淮安以上實際最大洩洪流量達1020立方米/秒)。渠底寬自上往下有140、50、60與110米4種,一般挖深與堤高各為3米左右。渠首設高良澗進水水閘、船閘及發電站。在淮安京杭運河交岔處設運東分水閘、船閘、發電站及京杭運河上的淮安節制閘、船閘和江水北調的淮安抽水站,並在運東分水閘下與裡運河之間開挖斜河溝通,以便江都站來水直送總渠的中下遊。在東沙港附近建第三級控制阜寧腰閘樞紐(節制閘、船閘和水力發電站)。入海口設六垛南閘,以防潮禦鹵;現閘外海口淤積較重。高良澗至淮安段總渠為淮河上中遊與京杭運河航運紐帶,也是淮(淮南)申(上海)煤運航線和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幹渠重要組成部分,下遊阜坎船閘為通(南通)榆(贛榆)航線所必經。近期總渠年貨運量為300萬噸左右,工程綜合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