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

  現代教育傢、民主革命傢。原名文濬,後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安徽歙縣人。1891年10月18日(清光緒十七年九月十六)出生於一個依靠教書謀生的清寒之傢。早年入縣教會學堂學習。1910年就讀於南京金陵大學文學系。1914年赴美美留學,研究教育,受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1916年回國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長、東南大學教育系主任。1920年參與組織中華教育改進社、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宣傳平民教育,提倡教育救國。後又認為中國教育的出路是辦鄉村教育,於1927年3月和東南大學教授趙叔愚合辦南京市試驗鄉村師范學校(1928年改名曉莊學校)。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論,反對閉門讀書,政治上不過問師生的政治信仰。曉莊學校內以中共為主體的進步力量占很大優勢,國民黨當局即以此為借口,於1930年4月封閉學校。陶行知受到通緝,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繼續從事教育活動。1932年在滬郊創辦山海工學團。1935年“一二·九”運動後,參加發起組織上海文化界救國會、上海各界救國會,積極開展抗日救國活動。他還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委托,先後周遊亞、非、歐、美二十八國,宣傳抗日救國,並向華僑開展募捐活動,支援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夏回國,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次年又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由於他政治上傾向進步,故不斷受到國民黨當局的刁難打擊。1945年春,陶行知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當選為中央常委兼任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積極投身於反獨裁反內戰運動。1946年4月回到上海,因過度勞累,7月25日突發腦溢血去世。生平著作很多,主要有《中國教育改造》、《行知詩歌集》、《普及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