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轄市,主要煤炭產地,工業城市。豫西北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亦為溝通中國南北的交通樞紐之一。位於省境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轄4區及修武、博愛、溫縣、孟縣、武陟5縣。面積6007平方公裡,人口345.09萬;其中市區面積370平方公裡,人口57.74萬。焦作是中國歷史上煤炭開採較早地區,據傳始采於唐代。1898年後,英、意、日先後在焦作開礦,1910年清置焦作鎮,為修武縣一小鎮。20世紀50年代後改為礦區。1956年撤銷礦區,建焦作市。市境北部為山區,南部為為沁、黃沖積平原。山區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耐火粘土、水泥巖等。主要河流有沁河、丹河等。50年代前焦作為單一礦區,面積2平方公裡,人口2萬餘。由於帝國主義的掠奪式開采,焦作僅有3座手工開采的小煤礦,年產原煤15萬噸。50年代以來,已發展成以電力、煤炭為主,具有機械、冶金、紡織、建材等多門類的工業城市。新焦、太焦、焦枝3條鐵路線相交於此。公路交通也較發達,與鄭州、洛陽、新鄉、濟源和山西晉城等地均有公路幹線相通。市內有焦作礦業學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10餘所。名勝古跡有古山陽城,城址猶存,城北尚有東漢獻帝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