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唯一外流河,亦為中國唯一屬北冰洋水系的河流。流域範圍,最西起自東經85°31′,最東至東經90°29′;最北起自北緯49°09′,最南至北緯46°50′。源於阿爾泰山南坡,下遊為俄羅斯境內的鄂畢河。鄂畢河最後註入北冰洋。中國史書對額爾齊斯河早有記述。《西域同文志》稱“準(噶爾)語額爾齊斯,遒緊之謂。地有河流湍急故名”。《元史》有也兒的石、也裏的失、葉兒的石等名。《水道提綱》作額勒齊斯河。《元秘史》作額兒的失河。

  幹支流概況 額爾齊斯河從河源到鄂畢河長4000餘公裡,流域面積195萬平方公裡。哈薩克斯坦齋桑泊以上幹流長676公裡,流域面積5.9萬平方公裡。中國境內河段長546公裡,流域面積5萬多平方公裡,幹流沿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部,從東南向西北流入哈薩克斯坦境內;支流均源於阿爾泰山南坡,從北向南在北岸匯入幹流,形成典型的梳狀水系。新疆境內的額爾齊斯河流域年徑流量110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7條,以最東部的支流庫依爾特斯河為幹流。支流克蘭河下遊地勢低窪,形成大片葦湖沼澤。佈爾津河是最大支流,河源友誼峰海拔4374米,有冰川發育,上遊河谷有阿克庫勒及喀納斯兩個高山湖。支流哈巴河在新疆境內長150公裡,河口地勢低窪,亦有葦湖沼澤。國界線上有阿拉克則克河,河源在哈薩克斯坦境內,中下遊則為國界線。7條主要支流概況(見表)。

額爾齊斯河主要支流概況(河長均指新疆境內)

  氣候水文與資源利用 按年徑流量,額爾齊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總徑流中有100億立方米流至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境內,中國尚未利用。水文特征和水資源利用特點有:①阿爾泰山南坡當迎風面,山麓年降水200~300毫米,中山帶超過600毫米。支流年均徑流深約400毫米,在新疆河流中是少見的。②阿爾泰山西段截獲水汽的機會多於東段。西部支流如佈爾津河和哈巴河,年徑流量遠多於東段支流。③阿爾泰山積雪期長達5~7個月,河流補給以季節性積雪為主,約占50%,有明顯的春汛。④河水含沙量小。⑤幹流齊泊渡以上及各支流,河床坡降大,水能蘊藏量約400萬千瓦。⑥幹流有航運之利,佈爾津以下每年可通淺水輪船30~40天,佈爾津至富蘊曾試航,除幾處淺灘需整治外,情況良好。⑦佈爾津河的喀納斯湖面積48平方公裡,深10米以上,水位變幅2米,可改建為水庫並建水電站,現劃為自然保護區,亦可作療養地(見喀納斯綜合自然景觀保護區)⑧額爾齊斯河水資源豐富,但利用率很低,可考慮北水南引工程,將額爾齊斯河年徑流量尚未利用的約100億立方米,南引至額爾齊斯和烏倫古兩河河間地、烏倫古河南岸及烏倫古湖西南地區,對那裡的開發及改善幹旱環境,都有重要意義。還可考慮大面積造林,建立新的林業基地。

額爾齊斯河

  與烏倫古河和烏倫古湖(福海或佈倫托海)的關系 烏倫古河在額爾齊斯河之南,並與其並行,源於阿爾泰山南坡,終點是烏倫古湖(佈倫托海),為內陸河。上遊有二源,東為佈爾根河,源出蒙古境內阿爾泰山南坡,下遊在青河縣境;西為青格裡河,有大青河與小青河二源,源出青河縣北,相會於青河城南。青格裡河與佈爾根河匯流後,至二臺站年徑流量約11億立方米。經阿爾曼特山麓折向西北,至福海城西流入吉力湖,再入烏倫古湖。烏倫古湖是第四紀晚期形成的內陸湖,由大湖(烏倫古)與小湖(吉力)組成,與額爾齊斯河南岸僅隔1.2公裡。烏倫古湖水不能外泄;湖水補給來自烏倫古河。1959~1969年湖水位從482.8米下降為480米,1979年再降為479.1米,20年內共降低3.7米。1970年在“73公裡(地名)處開渠引額爾齊斯河水濟湖,湖水位略有回升。1974年引水渠上建閘發電,入湖水量受到限制,水位繼續下降,但下降速度較緩。據地質地貌現象及沉積物分析推斷,第三紀初源於阿爾泰山的水系直接流入準噶爾盆地,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水系發生變化,額爾齊斯與烏倫古兩河平行分流。第四紀晚期烏倫古河流入烏倫古湖,額爾齊斯河則成為外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