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長江中遊重要吞吐湖泊。構造湖。湖區位於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介於北緯28°30′~30°20′,東經110°40′~113°10′。湖區面積1.878萬平方公裡,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裡,另有內湖1200平方公裡。

  地質與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所形成,第四紀至今,均處於振盪式的負向運動中,形成週邊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浮山山等500米左右的島狀山地突起,環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濱湖崗地低於120米者為侵蝕階地,低於60米者為基座和堆積階地;中部由湖積、河湖沖積、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的堆積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現水網平原景觀。分為西、南、東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

  氣候與水文 湖區年均溫16.4~17℃,1月3.8~4.5℃,絕對最低溫-18.1℃(臨湘1969年1月31日)。7月29℃左右,絕對最高溫43.6℃(益陽)。無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圍山丘向內部平原減少。4~6月降雨占年總降水量50%以上,多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齊集,易成洪、澇、漬災。

  洞庭湖北有分泄長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1958年堵口)四口;東、南、西三面有湘、資、沅、澧等水直接灌註入湖,形成不對稱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徑流變幅大,年內徑流分配不均,汛期長而洪澇頻繁。城陵磯多年平均徑流量3126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1945)5268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1978)1990億立方米。汛期(5~10月)徑流量占年均徑流量的75%;其中四口1164億立方米,占汛期徑流總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漲於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變幅,嶽陽達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霜落洞庭幹”之說。

  1954年長江中遊出現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減洪峰,顯示湖泊調蓄功能。然而,眾水匯聚湖中,僅有城陵磯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時間長,泥沙大量沉積,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的達1.18億立方米,占82.0%,來自四水的0.241億立方米,占18%,而城陵磯輸出量隻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積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總量的73.4%,達0.984億立方米。年均淤積量較鄱陽湖大十幾倍。70年代以來,三口口門淤高,入湖水量減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長殊巨,目平、七裡湖淤高各達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東洞庭湖註滋河口東伸,飄尾廷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東洞庭湖東蝕,調蓄功能趨向衰減。

洞庭湖嶽陽樓

  發育過程 先秦─漢晉時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斷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縮小,湖區邊緣出現洲灘與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紀,洞庭湖繼續緩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長江分流南下影響,洞庭湖一直向東擴展,清道光年間(1825)洞庭湖到達全盛時期,周極400餘公裡,洪水湖面達6000餘平方公裡。百餘年來,長江數次大水往南潰決,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挾帶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縮,現有水域不及全盛時期之半,退居為全國第二大淡水湖。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澤化演變。

  經濟概況 洞庭湖區經1954、1964年和70年代三階段以治水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重點淡水漁區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魚類為主,有咸淡水洄遊性魚類和江湖半洄遊魚類114種,隸屬12目,23科,70屬,以鯉科為大宗,有63種,占55.3%。主要經濟魚類有草、鰱、鳙、鯿、魴、鱖等12種。蘆葦遍佈湖洲,面積6萬公頃,90%用於造紙。

  洞庭湖區有通航河道147條,通航裡程3276公裡,常年通航河道75條,其中主要航道16條計996公裡。此外,城陵磯於1980年改為外貿港,設計能力2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