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下遊分支河流。汛期漢江部分洪水經此分流入長江。古稱潛江、蘆洑河、沖河,俗稱南襄河。在湖北省潛江縣龍頭拐由漢江分出,自北向南將潛江縣分成東、西兩部分;至老新口成直角折向東流,成為潛江、監利、仙桃、洪湖4市、縣界河;至仙桃市楊林尾西4公裡處分成南北2支,在漢陽縣渡泗湖匯合;一由渡泗湖出水口註入長江;一北合通順河至沌口入長江。全長173公裡,河槽寬150~450米,沙質河床,白廟站最高水位34.06米,最低水位23.64米。特大旱年局部河段可斷流,汛期全線通通航。歷史上淤漬頻繁,常釀成災,“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的民諺中,沙湖鎮、仙桃市皆在東荊河以北約5公裡處。50年代以來經整治已減輕水患,兩岸修築大堤316.7公裡,龍頭拐修建瞭節制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