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高原最大的喀斯特湖。古稱松波湖。位於貴州省西部威寧縣城西南,以湖面廣、水草豐茂、盛產魚蝦、多珍奇鳥類而聞名。草海發育在由中、下石炭系灰巖為主構成的威(甯)—水(城)背斜上。湖盆的形成受北東和北西兩組斷裂構造的控制,水面高程2167米,一般水深2米,最大湖面曾達45平方公裡,1970年曾因圍墾放幹,1982年恢復,現僅24平方公裡,控制流域面積380平方公裡。湖區周圍地形平坦,土層肥厚,為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農業發達地區,從湖岸存在著湖蝕階地,湖中及湖湖周圍堆積有厚達85米的湖相堆積層,並含有中、晚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中常見的化石等,表明草海有著復雜的發育歷史,可能經歷瞭多次積水—縮小—幹涸—再積水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顯然與第四紀以來構造抬升及喀斯特發育演化密切相關,總的趨勢是由大變小,草海最近一次積水成湖是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其時淫雨連綿,山洪暴發,挾沙帶石,將草海消水洞堵塞而成,疏幹時尚見有被湖水淹過的清代墓碑。1970年湖水曾一度排入羊街河(洛澤河)。草海盛產魚蝦,湖畔常棲息著珍禽黑頸鶴、白頭鶴、淤隼、白琵鷺等十餘種鳥類。湖水碧綠,氣候溫涼,盛夏不熱,為避暑遊覽勝地。

在草海越冬的黑頸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