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興城市,河北平原東部交通要衝和物資集散地,滄州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位於省境東部,京滬鐵路和南運河縱貫市區。面積964平方公裡,人口49.8萬;其中城區面積9.4平方公裡,人口7萬。泊頭是隨永濟渠通航而發展起來的集鎮。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新橋水驛,二十五年(1392)更名泊頭驛。1946年設市,1948年改為泊鎮,又稱泊頭鎮。1954年改為省轄市,1958年撤銷。1982年析交河縣複置。原為內河碼頭,商業繁盛;工業除鑄造加工外,1910年隨津津浦鐵路天津到黃河北岸濼口站通車,始建有火柴廠等。現擁有機械、鑄造、食品等部門。產品如工業閥門、油泵、木工機械等在華北占一定地位。蒸汽流量計、金屬性洗劑為全國優秀新產品。有20多種產品遠銷國際市場。鑄造業歷史悠久,產品銷售全國,有“鑄造之鄉”之譽。火柴廠為中國火柴工業建廠較早、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特產鴨梨和金絲小棗,大宗出口。城區工業主要分佈在鐵路以東,運河以西為居民區,運河和鐵路間為工業區,間有商業服務機構分佈。古跡有初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的清真寺,主殿為一古棚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是華北較大的清真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