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位於新疆天山南坡焉耆盆地東南部最低窪處,為開都河尾閭,又為孔雀河源。湖盆位於天山華力西褶皺帶拗陷內,其成因為斷陷湖。湖體東西長50多公裡,南北寬25公裡,呈扁平碟形,水面面積1030平方公裡,湖面平均水位海拔1048米,湖盆最低處海拔1031米,最大湖深17米,平均深約9米,平均儲水量約75億立方米。中國史書對博斯騰湖早有記述。現今湖體可分兩部分:大湖面積約980平方公裡,小湖面積約百餘平方公裡,小湖附近還有葦湖沼澤約300平方公裡。湖湖水補給主要來自開都河。根據水文資料,焉耆盆地匯集的年徑流量約41.5億立方米,開都河占35.3億立方米。上述水量經焉耆盆地引用後,湖水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情況為:入湖水量26.8億立方米,通過孔雀河流出水量12.5億立方米,耗於湖面蒸發及植物蒸騰(主要是蘆葦)水量為14.3億立方米。湖區有多種經濟收益。大湖區年捕魚量,20世紀80年代初為千餘噸;沼澤區產優質蘆葦,高達6~8米,年產量30萬噸以上;湖濱淺水區及沼澤地放養麝鼠及水貂,年產獸皮10多萬張;湖之東南部及南側有鹽池,年產食鹽4000多噸,芒硝1000餘噸。此外,湖體對徑流還有一定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