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河北省最大淡水湖和水產基地。一名白陽澱,又稱西澱。位於安新、高陽、任丘、雄縣等縣境,大部分在安新縣境內。由白洋澱、藻苲澱、馬棚澱等143個澱泊組成。總面積366平方公裡,水面面積可達近300平方公裡。位於大清河南支中遊,由北、西、南三面彙集瀦龍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溝引河和孝義河等8河洪水和瀝水,是大清河重要緩洪滯瀝的天然窪澱。由棗林莊樞紐控制下泄,通過分洪道、趙王河、趙王新渠、獨流減河穿北大港入海。澱區內地勢低平,一般海拔5.5~6米,,最低5米,最高9米,崗地縱橫,溝壕相通,有水村38個,近7萬人。沿淀水村189個。耕地約1.9萬餘公頃。四周堤防高11.5~14.5米,堤長280餘公裡,設計蓄水位10.5米時,有效蓄水量約10.4億立方米。水域遼闊,氣候宜人,水鄉景色秀麗,物產豐富。有魚類約35種,盛產鯉魚、鯽魚及青蝦、河蟹等。水生植物以葦、菱、蓮、藕著稱。抗日戰爭時期水上遊擊隊──雁翎隊的故事燴炙人口。白洋淀古時與文安窪、東淀相連,稱為濼溏,後隨河流改道泥沙淤積而逐漸分離,近年水面不斷減小,1982年幹枯。1988年的大雨又使白洋淀湖區恢復。

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