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魏景元四年(蜀炎興元年,263),攻蜀的魏軍主力於劍閣(今四川劍閣東北)受阻,鄧艾出奇兵一舉滅蜀的著名作戰。

  三國後期,吳、蜀漸趨衰落。景元三年,獨攬朝政的魏大將軍司馬昭決意滅蜀,乃大造戰船,揚言攻吳,以麻痹蜀國。四年八月,分兵三路攻蜀:征西將軍鄧艾率軍3萬餘人,從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鉗制駐守遝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大將軍薑維所率蜀軍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軍3萬餘人進逼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斷薑維歸路;鎮西將軍軍鐘會率主力10餘萬人,攻取漢中,直趨成都。蜀急派將軍廖化率軍赴沓中,增援薑維。鐘會進至漢中,以一部鉗制蜀軍,主力攻破關城(今陜西陽平關),長驅南下。薑維得知漢中失守,遂擺脫鄧艾和諸葛緒的追、阻,由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南撤,與廖化等會師,據守劍閣。鄧艾進至陰平,擬與諸葛緒合軍,由江油(今四川江油北)直趨成都。諸葛緒不從,引軍東下與鐘會合軍。鐘會欲專軍權,反告諸葛緒畏敵不前,將其押回魏都,隨即率大軍南下,被薑維阻於劍閣,加之糧運不繼,準備退軍。

  鄧艾上書建議改變原定計劃,以奇兵從陰平小道經江油、涪縣(今四川綿陽東),直取成都,如薑維退援涪縣,鐘會大軍即可長驅南下,若薑維固守不動,奇兵亦可取勝。同年冬,鄧艾按上述計劃,率軍自陰平南進,越700餘裡無人煙的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出其不意,直抵江油,迫守將馬邈投降。繼破蜀軍於綿竹(今四川德陽北),斬衛將軍諸葛瞻,進取雒縣(今四川廣漢北)。蜀都一片混亂,劉禪請降,並令薑維投降鐘會。鄧艾率軍進成都,蜀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