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委員會為貫徹中共中央的武裝起義方針,決定發動渭南、華縣農民和國民黨西北軍一部舉行武裝起義。4月下旬,在西北軍新編第3旅進行兵運工作的共產黨員劉志丹、唐澍,根據中共陝西省委指示,率領該旅1000餘人,在潼關向華縣高塘鎮開進途中,宣佈起義。到達後改編為西北工農革命軍,劉志丹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唐澍任總司令。5月上旬,渭南縣、華縣農民共1萬餘人,在中共陝東特別委員會的領導和工農革命軍的支援下,於渭南縣崇凝及其附近地區舉行起義,成立瞭崇崇凝區蘇維埃政府和陜東赤衛隊。6月上旬,工農革命軍、陜東赤衛隊在人民群眾支援下,打退國民黨軍向高塘、崇凝一帶的進攻。19日,國民黨軍又以3個師的兵力發起進攻,工農革命軍、陜東赤衛隊進行英勇抗擊後,向洛南方向轉移。7月初,工農革命軍在洛南城西北地區遭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的襲擊,唐澍犧牲,部隊被打散,少數人員分散轉入隱蔽鬥爭。渭華起義組成的工農革命軍和赤衛隊,在國民黨軍優勢兵力的進攻下,雖然遭到嚴重損失,但為爾後陜甘邊地區開展武裝鬥爭培養瞭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