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無線電通信中繼站的人造地球衛星。其功用是轉發或反射無線電信號,實現地球站之間或地球站與航天器之間的通信。實用通信衛星均為轉發型有源通信衛星,裝有通信轉發器和天線,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變頻、放大和轉發。反射型無源通信衛星的反射信號太微弱,沒有實用價值。

  1958年12月,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斯科爾”,開始瞭衛星通信實驗階段。1965年發射地球軌道通信衛星“國際通信衛星”Ⅰ號,衛星通信進入實用階段。70年代,,通信衛星進一步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出現瞭各種專用通信衛星。到1984年底,世界各有關國傢共發射瞭670多顆通信衛星,其中地球同步通信衛星有179顆。中國於1984年和1986年先後發射瞭一顆地球同步試驗通信衛星和一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衛星通信具有通信距離遠、容量大、質量好、可靠性高、靈活機動等優點。到1984年底,使用衛星通信的國傢和地區已達170多個,衛星通信已成為現代通信的重要手段。

  按服務區域和用途的不同,通信衛星可分為國際通信衛星、國內通信衛星、區域通信衛星、軍用通信衛星、海事通信衛星、電視廣播衛星和數據中繼衛星等。數據中繼衛星兼有對低軌道航天器跟蹤測軌的能力。

  軍用通信衛星又分為戰略的和戰術的通信衛星。前者提供遠程直至全球范圍的戰略通信勤務;後者提供戰術通信和艦艇、軍用飛機的機動通信勤務。軍用通信衛星具有保密性和抗幹擾性好、靈活性大、生存能力強等特點。於80年代組網後,其戰略、戰術的區別已不甚明顯。

  美國的戰略通信衛星稱為“國防通信衛星”(見圖),現已發展瞭三代。戰術通信衛星有“艦隊通信衛星”和“戰術通信衛星”等。

美國“國防通信衛星”Ⅲ號外形圖

  蘇聯的軍用通信衛星有:混編在“宇宙”號系列中的低軌道通信衛星,大橢圓軌道的“閃電”通信衛星,及地球靜止軌道的“虹”、“熒光屏”、“地平線”等通信衛星。英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分別有“天網”和“納托”軍用通信衛星。

  通信衛星的發展趨勢是:采用頻率復用技術,引入更高頻段和發展星上信息處理技術,以增大通信容量和簡化通信終端設備,開辟新的通信業務和降低費用,將進一步向提高保密性、抗幹擾性、靈活性和生存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