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6月,日軍發動河南會戰,中原地區數十萬國民黨軍迅速敗退。日軍打通瞭平漢鐵路南段,佔領瞭河南省大部地區。中共中央為瞭收復失地,開展河南抗戰局面,從戰略上將華中、華北、陝北聯結起來,並控制中原戰略要地,建立抗日大反攻前進基地,於6至7月多次發出關於八路軍、新四軍向河南進軍的部署命令和政策指示。命令中規定:由中共中央北方局從太行、太嶽抽調精幹部隊,儘快挺進豫西,開闢抗日根據地。

  9月22日,由太行軍區2個團組成的的豫西抗日遊擊第1支隊渡過黃河,從新安以西越隴海鐵路進入豫西,涉洛、伊兩河,向嵩山、箕山急進,於伊川東楊嶺打退追擊的日軍後,襲擊登封機場,殲日軍一部,解放民工數千人。至9月30日,進至登封、臨汝、禹縣邊大峪店地區。10月初,該支隊改名為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11月6日,由太嶽軍區2個團組成的第2支隊渡過黃河,殲滅偽軍1個河防中隊,於新安以西擊退駐鐵門日軍的堵截,進入隴海鐵路新安、澠池段南北地區。抗日獨立支隊自1944年11月~1945年2月連續粉碎日偽軍的3次“掃蕩”,攻克緱氏、皇姑寨、魯莊、府店等日軍據點,打開嵩山、箕山地區的抗戰局面,成立瞭第1軍分區。第2支隊積極開展遊擊戰,鉗制日軍第110師團主力,有力地配合瞭抗日獨立支隊的反“掃蕩”作戰;並開辟瞭黃河以南、陜縣以東、洛寧以北、新安以西地區,成立瞭第2軍分區。1945年2月中旬,由陜甘寧晉綏聯防軍2個團組成的第3、第4支隊進抵宜陽西南的東趙堡。東趙堡地處伊、洛兩河之間,連接第1、第2軍分區。第3、第4支隊進入該地區後,打破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封鎖,開辟嵩縣以北、宜陽以南、露寶寨山以東地區,並成立瞭伊洛軍分區。2月底,第3、第4支隊進抵東西白栗坪與第1軍分區部隊會合,成立河南軍區,王樹聲任軍區司令員,戴季英任政治委員。4月間,太行軍區部隊一部約2000人組成第6支隊,進入豫西,歸河南軍區建制。至此,八路軍創建瞭包括3個專區、20餘縣、300餘萬人口的豫西抗日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