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總體上的有關價格問題的總稱。主要包括:①全國價格總水準;②國民經濟價格體系或價格結構;③由政府規定的少數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

  宏觀價格的形成首先是適應瞭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社會化大生產的環環相扣的鏈條把價格問題由商品交換雙方的私事變成社會化的公務,由各自獨立的價格變成緊密相聯的價格體系。其次,宏觀價格的形成是社會生產關係變革的結果。隨著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的過渡,宏觀價格問題日益突出,不僅表現在國傢或地地方政府對一部分商品或勞務制訂統一價格,剝奪瞭一部分企業定價權,而且表現在政府通過各種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控制與管理價格上。在中國,隨著全民所有制經濟的誕生,宏觀價格也就應運而生。再次,宏觀價格的形成還是國傢職能多元化的產物。當國傢的職能由單一化的政治職能發展到政治職能與經濟職能並重時,一部分價格權也就由企業轉到國傢手中,企業手中留有的價格權也受國傢的監督。

  宏觀價格與微觀價格是對立的統一,二者相輔相成。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處理好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國傢、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一般說來,政府尤其中央政府通過計劃和改革措施掌管宏觀價格問題,企業則通過市場掌管微觀價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