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銀行所屬的恒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並公佈的反映香港股市變動的價格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編制並公佈。基期最初選定為1964年7月31日,當天的數值定為100。

  採樣指標 恒生指數的採樣股票根據以下四個指標選擇:①生產方式。指公司股票在整個香港股市上的重要程度,以某股票在過去兩年內的成交總值占香港股票市場總值的比例來衡量。②影響。指某股票股價變動對於投資者的影影響大小,以一年內的平均市值來表現。③股數。指發行的股票數能夠滿足股票旺市的需要。④基地。指公司的業務以香港為基地。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入選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前景、公司近年的財務狀況、盈利水平、管理素質等因素。根據以上條件,從所有香港上市股票中選出有代表性的股票作為“成分股”。最初入選的成分股有30種,分別代表不同的行業。1980年改為33種。成分股的行業分佈是:金融業4種,公用事業6種,地產業9種,工商業14種。恒生指數的成分股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在股票市場中的地位不斷變化。因此,成分股的構成也需要按照選擇標準不斷調整。自1969年以來,這種調整已進行瞭10次。這些成分股在香港不僅具有行業代表性,而且都是影響大、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其股票價格的升降,足以牽動整個香港股市價格的漲跌。

  計算方法 恒生指數采取加權法計算。具體方法是:將選定的33種成分股股票按其當天的收盤價,分別乘以上市的股票數,加權合計出當天成分股的總市值。用同樣的方法算出基期日的成分股總市值,二者相比再乘以100,即得出當天的恒生指數。其公式為:

  因恒生指數的計算頻率為每分鐘一次,為方便計算,實際上采用每日連鎖法計算。其公式為:

式中的“昨日收市總市值”當成分股的股本結構沒有變動時不需作任何調整。但若遇到股票分割、有償增資、更換成分股等情況時,則必須作相應的調整。分子上的“今日現時總市值”等於各成分股的現時市價乘以其上市數之積的總和。

  發佈方式 恒生指數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及時發佈。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在當地開設兩個分別用粵語和英語自動報數的電話供公眾查詢,一般隔幾分鐘公佈一次最新計算結果。同時,每天出版一份《恒生指數日報表》,詳細登載每隔15分鐘的指數及當天的最高、最低和收市指數。恒生指數因具備基期選擇恰當、采樣成分股代表性強、計算頻率高、指數連貫性好等特點,一直是衡量香港經濟狀況及其變動趨勢的重要標志,也是反映香港股市起落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