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念生

  中國學者,古希臘文學翻譯傢、研究傢。1904年7月12日生於四川省威遠縣,逝於1990年4月10日。1922年到北京入清華學校。1929年赴美國留學。1933年赴雅典入美國古典學院研究古希臘戲劇和藝術。1934年回國,先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任教。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羅念生早年曾寫作新詩和散文,但主要工作是研究和翻譯古希臘戲劇和文學。自1933年至今,已譯出歐裡庇得斯的悲劇《美狄亞》、《特洛伊婦女》等5種;埃斯庫羅斯的悲劇《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等7種;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7種;阿裡斯托芬的喜劇《阿哈奈人》、《雲》等6種,對於介紹古希臘戲劇做出卓越貢獻。1986年,中央戲劇學院1984屆導演專修班在北京演出羅譯《俄狄浦斯王》(導演羅錦鱗),這是希臘悲劇在中國第一次上演。同年應邀去希臘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羅念生還譯有:亞裡士多德《詩學》與《修辭學》,對中國研究戲劇理論與美學頗有價值。1980年以後,還翻譯瞭《琉善哲學文選》、《伊索寓言》、《古希臘散文選》,並編有《古希臘戲劇理論》、《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選》和古希臘字典。

  羅念生的翻譯,不僅數量多,而且文字講究,忠實於原文,質樸典雅,註釋詳盡。在把詩體原文用散文譯出時,不失韻味。

  羅念生的《論古希臘戲劇》和其他文章,對希臘戲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都有精辟論述和系統研究,並有獨到見解。他為統一古希臘專用名詞的譯音,制定出一種比較合理的對音體系。這個譯音表,自1957年以來,已被文學出版界所采用,對統一譯名起瞭良好作用。為表彰他在翻譯、研究希臘文學藝術上的成就和貢獻,1987年12月29日希臘雅典科學院特授予他“最高文學藝術獎”。1988年11月25日希臘帕恩特奧斯高級政治學院授予他學院名譽教授稱號。

中國哈爾濱話劇院演出《安提戈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