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小說傢、劇作傢和詩人。生於瑞典南部斯莫蘭省的韋克舍。父親是鐵路工人。拉格爾克維斯特曾在烏普薩拉大學讀書,後因傢貧輟學。他在法國立體派藝術和瑞典作傢J.A.斯特林堡表現主義文學影響下走上寫作道路。1940年被選為瑞典文學院院士。1951年“由於在作品中為人類面臨的永恆的疑難尋求解答所表現出的藝術活力和真正獨立的見解”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拉格爾克維斯特的劇作多以善與惡的鬥爭為主題。早期作品因對生活缺乏信念而充滿苦悶及對黑黑暗和死亡的恐懼。20世紀20年代後作品開始反映較為積極的世界觀,堅信人類定能戰勝邪惡。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形象化、人格化的抽象概念,多用虛擬對比手法表現愛與恨、善與惡、生與死、物質與精神、光明與黑暗之間的轉換和鬥爭。劇本《劊子手》(1934)根據他自己的同名小說改寫而成。劇中主人公劊子手象征人類邪惡的內心和黑暗力量,他為所欲為地奴役人類,而人類對邪惡勢力卻迷信膜拜,狂熱地頌揚劊子手是他們的政治靈魂。拉格爾克維斯特以此揭露德國納粹發動戰爭並利用暫時不覺悟的人充當炮灰,屠殺人民的罪行,表達瞭他對法西斯的抗議。

  拉格爾克維斯特是瑞典文壇上表現主義和象征主義潮流的代表,主要劇作還有:《最後一個人》(1917)、《國王》(1932)、《一個沒有靈魂的人》(1936)、《哲人之石》(1947)和《讓人活下去》(19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