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道教宮觀。亦稱純陽宮。宮址原在山西芮城西向20公裡的永樂鎮,因興修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1957年按原樣改遷到芮城縣北龍泉村五龍廟附近。

  永樂宮相傳是道教祖師之一唐代呂洞賓的故居,初為呂公祠,金末改祠為觀,後毀於火。元中統三年(1262)部分重建,名大純陽萬壽宮,後稱永樂宮。從重建到竣工,前後達110 多年。現存主體建築5座,除宮門為清代建築外,其餘龍虎殿(無極門)、三清殿(無極殿)、純陽殿(混成殿)、重陽殿(七真真殿、襲明殿)等4座建築仍保持元代建築面貌。諸殿排列於一條中軸線上,三清殿最大,位置亦在前,與一般廟宇不同,而與皇宮設置近似。各殿內部較完整地保存有精美的元代道教壁畫。

  龍虎殿 為原宮門。殿基高峙成凹形,後簷踏道向內收縮,殿身寬5間,深6椽,中柱上3間按門,稍間築隔壁,簷頭鬥拱挑承,梁架露明。在後面稍間繪有神荼、鬱壘、神吏、神將等像,人物橫眉怒目,甲胄森嚴,手持劍戟等器,威風凜然。畫面有殘缺,原作氣魄猶存。

  三清殿 為永樂宮主殿。寬7間,深4間,8架椽,單簷無脊頂。臺基高大,月臺寬闊,殿宇雄偉壯觀。殿內減柱式,空間敞朗。藻井鏤刻盤龍,構件施彩繪。四壁彩繪《朝元圖》,畫面以8個作冕旒裝的主像為中心,四周圍以金童玉女、天丁力士、仙侯仙伯、帝君宿星等各種神祇286尊。人物分3~4層安排,腳蹬雲氣,頭頂祥雲,構成高4.26米、長94.68米、氣勢磅礴、場面壯闊的人物行列。

永樂宮三清殿

  如此眾多的神祇群像均具鮮明個性,神態刻畫嚴謹工致,一絲不茍。如帝君的肅穆莊重,玉女的溫文秀雅,真人的翩翩欲飛,天丁力士的威武剛猛,都被表現得性格鮮明,形神兼備。浩大的人物行列,通過人物間的轉身對語、左右顧盼、沉思註視、側耳聆聽,寓復雜於單純之中,在統一中求變化,使之成為一個相互呼應的群體。畫法采用重彩勾填的傳統方法,長達數米的線條剛勁而流暢。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絢麗而純樸渾厚,富有裝飾性。同時還運用瀝粉貼金的方法,突出長袖、纓絡和花鈿的立體感,使畫面主次分明。該殿壁畫由洛陽馬君祥父子等於1325年完成。(見彩圖)。

永樂宮三清殿壁畫《朝元圖》 山西芮城

  純陽殿 位於三清殿北,有甬道與三清殿相連,殿基凸起,殿身寬5間,進深3間,8架椽,單簷9脊頂。殿四壁及扇面墻上彩繪《純陽帝君仙遊顯化圖》,描繪瞭呂洞賓從咸陽降生、赴考、得道、離傢到超度凡人、遊戲紅塵等傳說故事52幅,把呂洞賓的一生巧妙地穿插在一個整體感很強的逐幅連續的大構圖中,結構謹嚴,相互間用山水雲霧、樹石樓房等自然景色隔連。壁畫內容包羅萬象,有亭臺樓閣、山野村舍、舟船、茶肆、私塾、園林,又有貴官學士、商賈農夫、乞丐等人物,是研究元代社會的形象資料。扇面墻背面繪《鐘離權度呂洞賓圖》,圖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神情以及內心活動,刻畫得更為精微。該殿壁畫是由畫工朱好古門人張遵禮等人於1358年繪制的。

永樂宮純陽殿壁畫

  重陽殿 在永樂宮後部,有甬道與純陽殿相通。殿身5開間,6架椽,單簷歇山頂,殿內4根金柱分佈稍間,縱向用額枋承托,頭有鬥拱,梁架露明。殿四壁畫王重陽的故事傳說,表現王重陽從降生到度化七真人成道內容,共49幅。亦采用連環形式,寓眾多內容於一壁,與純陽殿類似。壁畫有榜題。扇面墻背面繪諸神朝拜三清圖像,主像在上,眾神祇持笏板恭賀,兩側仙女分列,人物造型生動。壁畫風格近似純陽殿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