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劇作傢。他的父親是羅馬尼亞人,母親是法國人。他在法國度過童年,1925年返羅馬尼亞上學。1938年以後在法國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巴黎從事出版校對工作。

  尤內斯庫是一位多產的劇作傢,他用法語寫作。1949年以後的30年內寫瞭40多部戲。重要劇作有《禿頭歌女》(1950)、《椅子》(1952)、《以身殉職》(1953)、《阿美戴或怎樣擺脫它》(1954)、《雅克或馴服》(1955)、《新客房》(1957)、《不為錢錢的殺人者》(1959)、《犀牛》(1960)、《空中行人》(1963)、《國王死去》(1962)、《饑與渴》、《屠殺遊戲》、《提皮箱的人》(1975)、《麥克白特》和《訪問死者的旅行》等。他還寫過不少論述他的戲劇主張的論文,大多收集在《意見與反意見》(1965)、《與克洛德·波納弗的會談》和《散記》中。

  尤內斯庫的早期劇作多為獨幕劇。第一部獨幕劇《禿頭歌女》描寫英國中產階級兩對典型的夫婦之間的無聊的對話。這部被他稱為“反戲劇”的劇作以及他的其他劇作引起瞭人們的註意和爭論,毀譽參半。《椅子》描寫一對高齡的老夫妻在生命即將結束前對著象征眾多賓客的滿臺空椅發出荒唐的夢囈。《犀牛》著力描繪現實的荒誕、人格的消失、人生的空虛絕望,以及人在物的絕對統治之下變為犀牛的“異化”過程。

  尤內斯庫的劇作都表達瞭他的“人生是荒誕不經的”看法。在創作手法上,他突破傳統的戲劇形式。他筆下的人物被抽象化,沒有個性,喪失“自我”,以此揭示人類精神生活的空虛和互不理解,諷刺小市民生活的虛偽無聊。他還突出表現人與物的矛盾。他還十分重視舞臺效果,充分調動一切舞臺手段,如道具會說話,演員模擬木偶的機械動作等,以突出他的劇作的荒誕特色。

  尤內庫斯的戲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會的精神危機的一種曲折的反映。1970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被譽為“荒誕派的經典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