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格魯吉亞詩人。出生於貴族傢庭。曾在第比利斯大學語文系學習。1924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詩集《庫拉河畔的沉思》(1925)受未來主義影響。30年代起,作品逐漸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現實主義的特色。這一時期的詩集有《自然的大門》、《讓路吧,高山》、《我走上祖國的曠野》,在詩歌中再現瞭格魯吉亞民族的英勇歷史。1941年參加共產黨。衛國戰爭期間在前線報社工作。1947年以長詩《達維德·古拉米什維裏之歌》(1942~1946)和《哥裏》、《卡爾特裏的黃昏》、《勝利的節節日》、《誰曾說過……》等詩獲斯大林獎金。他的詩明朗樂觀,含蓄熱情,並有哲理色彩。晚年雙目失明後仍堅持寫作。晚期詩作有組詩《阿嘉裡亞之秋》。除詩歌外,他還寫有不少關於格魯吉亞文學和俄羅斯文學的評論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