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小說傢。生於摩蘇爾城。畢業於巴格達高等師範學院。從事教學多年。1938至1944年擔任《雜誌》社主編。1954年作為臨時愛國陣線代表參加國會,後被迫流亡奧地利。1958年回國,在政府任職。1960年再度出國,定居維也納。他的小說大多揭露社會黑暗,抨擊阻礙社會發展的惡勢力,筆調辛辣、鋒利,小說中主人公的名字常被作為現實生活中某種典型人物的代名詞,以致常遭非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參與建設一項農業工程,後根據這段生活創作瞭反映農村生活的小說《手、土地和水》》(1948),著重描寫農民受大地主的剝削和欺壓。長篇小說還有《易卜拉欣博士》(1940)、《忘卻的信件》(1957)、《世界有和平》(1972)等。另有《阿尤佈短篇小說集》(1937~1971)和散文集《阿尤佈選集》(1954)。他強調作品的真實性和社會作用。他的作品對20世紀30至50年代的伊拉克小說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