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生於賓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親是酒商。他曾在柏林大學攻讀哲學、文學和藝術史,並多次到歐洲旅行。結識瞭馬拉梅、魏爾蘭、紀德和羅丹等。1892年創辦文藝刊物《藝術之頁》。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克、海得爾堡等地過著脫離現實的生活。他不願與法西斯合流,1933年去瑞士,同年在洛迦諾附近的米努西奧逝世。

  格奧爾格是德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藝術而藝術”文學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對1890年前後在德國興起的自然主義,把法法國的象征主義奉為創作的榜樣。他的作品主要是詩歌,詩集有《頌歌》(1890)、《朝聖》(1891)、《阿爾加巴爾》(1892)、《心靈之年》(1897)、《第七枚戒指》(1907)、《新的帝國》(1928)等。他的詩追求形式美,他認為這是藝術真正價值之所在。他的詩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傾向。這種唯美主義和反理性主義的藝術主張和思想傾向,曾得到相當一部分人的贊賞,因而在他周圍形成瞭一個文學集團,文學史上稱之為“格奧爾格派”,它的宗旨是通過創造嚴格的詩的美來振興德國的文明。這個集團有作傢沃爾夫斯凱爾、海澤勒和文學評論傢貢多爾夫、沃爾特斯等。霍夫曼斯塔爾也曾一度與他們接近。格奧爾格在政治上雖沒有同德國法西斯同流合污,但法西斯的宣傳機構仍然利用他的思想為第三帝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