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傢。字原功。本歐陽修的同族而遷居潭州瀏陽(今屬湖南)。延祐二年(1315)進士,做過元朝中央和地方官吏40多年,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曾請求退休回鄉,因中原道阻,未能成行,逝於大都。他認為古人擅名當代,是由於作文必求實事而後動筆,所以他不肯涉及虛誇妄誕之言。

  歐陽玄的不少詩作,如《侍宴北省》和《夜宿寺前農傢》等描寫瞭他的做官生活。而《京城雜詠》的“卻憶江南春睡美,小樓倚枕聽村舂”等詩句,則反映瞭他對農村和平靜穆生活的的向往。

  歐陽玄的散文數量較多。其中碑銘墓志一類作品,寫得十分平實,力去浮誇。有些替他人詩文集寫的序跋,評論學術流派、文風變化以及創作特點,簡明扼要。如在《族兄南翁文集序》中,他對當時傢鄉弟兄創作深受江西派影響,表示不滿,說:“歐鄉之文乃險勁峭厲如此,何不舒徐和易以宗吾六一公(歐陽修)乎!”歐陽玄寫得最好的散文是一些短小作品,如《瑯溪說》、《奇峰說》、《芳林記》、《弈序》等。《芳林記》說一個人隻要清白自守,聲名自然遠暢,正如蘭生深林,芳香之氣必然外溢。文中強調瞭個人修養的重要性。而《弈序》說“弈有算法存焉,足以導智”,認為下棋這一技藝有利於智育。這些文章都寫得清新簡練,富有情趣。

  著有《圭齋集》,原本44卷,宋濂作序時說24卷,今存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