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詩人、畫傢。字澤民。世居睢陽(今河南商丘),其先祖跟隨宋室南渡,居昆山(今江蘇),遂為吳人。他還擅長畫山水人物。趙孟妠推薦他出任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官。虞集說他“文章典雅,惜以畫事掩其名”。他說“人間今古誰能賞,詩思不如圖畫真”。這大概是對虞集的答復。

秀野軒圖卷朱德潤作

  朱德潤的詩歌和他的畫一樣,多描寫平遠幽靜的境界。但也有一些揭露當時社會中怪現象的作品,如《德政碑》寫豎立在大路旁邊刻著大官僚功德的石碑,那是“城中書生無學俸,但得錢多作好頌”,至於那碑主是否真有功德,就完全是另一回事瞭。此外,《無祿員》、《外宅婦》、《官買田》等,也描寫瞭元代社會特有的醜惡現象。《水深圍》寫水澇成災,租糧不減,以至人民無法生活,“不願為農願為盜”,作者又說:“人生盜賊豈願為,天生衣食官迫之”,指出官逼民反的封建社會中階級鬥爭的普遍現象。朱德潤的此類作品,通過對階級社會中一些不合理現象的揭露,一定程度上觸及到階級壓迫的本質,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

  著有《存復齋集》10卷,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