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詩人。秦嘉,生卒年不詳。字士會。隴西(今屬甘肅)人。桓帝時,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後病死於津鄉亭。徐淑,生卒年及字型大小均不詳。隴西人。秦嘉妻。秦嘉赴洛陽時,徐淑因病還傢,未能面別。秦嘉客死他鄉後,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毀形不嫁,哀慟傷生”(《史通·人物》),守寡終生。

  秦嘉、徐淑夫婦恩愛,都能詩文。今存秦嘉詩6首、文2段;徐淑詩1首,文3段;除徐淑《為誓書與兄弟》外,都是夫婦往來敘情之作。秦嘉《贈贈婦詩三首》為赴洛留別之作:“臨路懷惆悵,中駕正躑躅。浮雲起高山,悲風激深谷。良馬不回鞍,輕車不轉轂。針藥可屢進,愁思難為數”(其二),深情依戀,篤誠叮嚀;“清晨當引邁,束帶待雞鳴。顧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芳香去垢穢,素琴有清聲”(其三),癡心絮語,真摯可愛。徐淑答詩說:“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暉。”同樣一往情深,無限衷誠。這幾首詩的共同特點是:絮叨衷情,如同對晤,明白如話,真實動人。鐘嶸《詩品》把他們列入中品,以為“夫妻事既可傷,文亦悽怨”,並認為徐淑詩僅次於班婕妤《怨歌行》,為漢代難得的女詩人。而清代沈德潛說:“詞氣和易,感人自深,然去西漢深厚之風遠矣。”(《古詩源》)恰道出他們的詩歌與無名氏《古詩》一樣具有東漢後期文人抒情詩的時代特點。

  秦嘉、徐淑今存的詩文並收輯於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