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美術流派。1917年由G.de基裏科和C.卡拉在費拉拉發起。當時這兩位畫傢都在軍隊服役,因精神失常在費拉拉軍隊醫院相識,開始瞭形而上繪畫的短暫合作。一起參加的還有畫傢兼作曲傢F.T.de皮西斯、文學傢A.薩維尼奧。形而上畫派成立之時並沒有任何組織形式,也沒有明確的綱領和宣言,隻是一種新的觀察方式。形而上繪畫的美學風貌是由基裏科1911~1915年在巴黎創造的語彙和圖式形成的。他們追求畫面圖像的哲學意味,探索超時空物體組合形式的非邏輯秩序,描繪冷漠孤寂寂的神秘感和夢幻效果。形而上繪畫的基本特點突出地表現在3個方面:①光線與投影,如基裡科《預言者的報酬》(1913)中斜射的光線與長長的投影;卡拉《兩性神》、《醉酒者》彌散的泛光與柔和的陰影。②透視與圖式,基裡柯與卡拉畫中采用規整和多點透視的不合理組合造成現實的空間,如基裡科《一個皇帝的邪惡創造力》;同時在超現實空間中安排服裝模型、工程器械、頭盔甲胄、房屋街景、兒童玩具等。③色調與氛圍,基裡科慣用單純低沉的色調,渲染畫面的神秘與不詳的夢境,如《街上的神秘與沮喪》(1914);卡拉擅長明快優雅的色調,構成溫情脈脈的氣氛,如《工程師的情婦》。

卡拉:《醉酒者》

  形而上畫派存世極短,1919年,卡拉未征得基裡科的同意發表瞭《形而上繪畫》論文集,兩人齟齬日深。同年,基裡科退出形而上畫派。1920年,卡拉和後來加入的G.莫蘭迪也相繼改易初衷,到此結束瞭形而上畫派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