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瓷窯產品。邢窯窯址在河北省內邱縣,1980年以來通過調查,在內邱、臨城等地發現許多唐代窯址。內邱在唐代屬於邢州,故稱邢窯。邢窯白瓷的生產,始於隋,入唐後又有瞭進一步發展,至唐中後期已自成體系,並能與越窯青瓷分庭抗禮。邢越兩窯所產瓷器,一白一青,在地域上一北一南,代表瞭唐代瓷器生產的兩大主流。

  邢窯白瓷,胎體堅硬細薄,釉色潔白勻淨而微閃青灰或淡黃,有“類銀類雪”之譽。較之越窯青瓷的類玉似冰,亦別具特色。邢窯白瓷素樸樸大方,極少裝飾,產品多碗、盤、壺、盒、罐、缽等生活用器。造型上偏重器物的實用性,線條單純洗練、簡潔爽利,具有一種質樸自然的天趣。邢窯白瓷在燒成技術和工藝處理上也比較成熟,故所產器物既無因欠火候而造成夾生現象,亦很少因過火而產生變形的弊端。如臨城窯生產的大宗碗類瓷器,夾扁和歪塌的缺陷極為少見,其碗口部與底部的交待,清楚利落,器底呈玉璧或玉環狀的淺圈足,形狀渾圓周正而又光滑,被稱為“玉璧底”。

  邢窯白瓷,產量極大,銷路較廣。因質細釉白、美觀實用而入過貢,並深受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