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始皇陵隨葬的青銅車馬模型。1980年冬出土於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封土西側,共出2乘,均為單轅雙輪,4系駕,1禦官俑。其大小約為真車馬的1/2,2號銅車馬通長328.4釐米,高104.2釐米。

  銅車馬造型規整,裝飾華麗,力求準確地再現實物的結構與出行的宏大氣勢。車輿分前、後室,禦官俑跽坐於前室,後室為乘主的席位。前室前、左、右3面有彩繪欄板。後室前方及左右兩側車上開有鏤成菱花紋的窗,後面開門。車蓋橢圓形,內側繪花紋紋,外側覆蓋絲織物。4銅馬造型與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陶馬造型一致,比例勻稱,膘肥體壯,昂首張口。攸勒構件齊全。兩驂馬頭微向外轉,表現出整裝待發的動勢。

  禦官俑戴冠,著領緣繪有朱紅菱形紋的右衽交襟長袍,腰間束帶佩劍,面容圓潤豐滿,微含笑意。塗白,唇、頰粉紅色。胡須、眉毛皆鏨刻而成。雙臂前伸,手中執轡,神情恭謹,生動地表現出一個具有較高地位、安於職守的馭手形象(見彩圖)。

銅馬車(秦) 陜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

  銅車馬制作技藝精湛,細部處理真實具體。如禦官俑的手部指關節、指甲,馬的口腔細部,都很逼真,富於質感。車的輪、輿、衡、軛等及眾多的附件都制作得很嚴謹、具體,以細銅絲絞結而成的纓絡,柔韌而有彈性。

  車、馬、禦官俑的彩繪均以白色為基調,施以朱紅、粉紅、紫、藍、綠、黑等色。圖案花紋多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以菱形紋為主,輔以卷雲紋、圓形、三角形等紋樣。彩繪與金銀制作的小型構件、裝飾品相互配合,形成華麗、莊重、典雅的藝術效果。

  據2號車一條轡繩末端刻有“安車第一”,知此車應為安車。位於2號車之前的1號車為立車,形制與2號車相似,禦官俑挺立執轡。車輿前懸一弩,左車廂前角立箭箙,盛箭20餘支,右車廂邊有一盾箙盛1盾。銅車馬不僅是秦代造型藝術的珍品,同時也是研究秦代冶金技術、宮廷輿服、車制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