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墓室壁畫。墓主李重潤為唐高宗李治及武則天之孫,中宗李顯長子,701年死於洛陽。中宗復位後於706年追封為懿德太子,袝葬乾陵,其墓位於今陝西省乾縣縣城西北約3公裡的韓傢堡村,1971年7月進行發掘。墓葬全長100.80米,由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8個小龕、前甬道、後甬道、前墓室、後墓室等8個部分組成,規模宏大。在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內,都繪有精美的壁畫。據統計全部壁畫面積近400平方米,其中比較完整的約有40幅之多。

墓室壁畫(部分)

  墓道入口處兩側繪樓閣儀仗、青龍、白虎。樓閣城闕巍峨壯觀。城內大批儀仗隊作出城行進狀,儀仗隊包括車隊、騎馬儀仗及步行儀仗隊。據《舊唐書》、《唐六典》等書有關唐代儀衛制度的記載,結合壁畫考證,確定為太子大朝儀仗圖。墓道北壁頂部墻面有建築畫1幅,與東、西壁的樓閣城墻是一組完整的唐代建築圖,這一題材在陜西省唐墓中尚為首次發現。第1過洞東、西壁繪馴豹圖。第2過洞東、西壁繪有架鷹、架鷂男侍。第3過洞東、西壁各繪有內侍7人。第6過洞東、西壁繪有手抬大炭盆的侍女。第1天井東、西壁繪有大型戟架,東壁列戟12竿,西壁列戟13竿。第2天井東、西壁的大型戟架,均列戟12竿。據《唐六典》、《新唐書》有關列戟制度的記載,是屬於帝王一級的儀仗制度。第3天井東、西壁繪有車及隨從男侍。甬道東、西壁繪各種侍女,有的手捧包裹、有的手捧三足盤、有的手捧蠟燭臺,表現瞭墓主人的宮廷生活。甬道頂部平棊有團花、寶相花、海石榴等圖案花紋。前墓室東壁紅柱兩側各繪7個侍女,手中捧持燭臺、盤、包裹、瓶、杯、團扇等日常生活用具。西壁與此相似。南壁門洞兩側各繪侍女2人。後墓室頂部繪銀河和星辰,東、西側繪有象征日、月的金烏、蟾蜍。東壁畫柱兩側各繪出侍女9人,手持各種生活用具和樂器,北壁繪有侍女4人。

  李重潤墓壁畫題材豐富,是瞭解唐代皇室埋葬制度、宮廷生活的重要資料。壁畫構圖宏偉,技藝精湛,山水樓閣以青綠、朱赭等顏料進行重設色,取得瞭富麗強烈的效果,顯示瞭唐初人物畫、山水畫、宮室畫的時代風貌,對瞭解唐代壁畫的繪制技法和藝術成就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