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瓷窯。位於今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故又稱水吉窯。建窯在宋代瓷窯中以燒制黑釉瓷器著名。其器物多為碗、盞等茶具。建窯黑瓷在燒制中,釉層裏的氣泡將鐵質帶到釉面,在高溫下釉層流動,含鐵質的部分流成條紋,冷卻時便顯示出赤鐵礦的小晶體,從而形成多種不同的褐色斑紋。其中以兔毫釉和油滴釉為代表。①兔毫釉,是在漆黑發亮的釉面上,並排地閃現著銀色光澤般的絲條紋,其狀若兔毫,有如細雨霏霏,垂流自然,與色地相對照,顯得非常明朗。這種以呈現兔毫狀的結晶來代替藝術加工,其美妙處處並不亞於采用刻、劃、印花和彩繪等方法所形成的裝飾效果。②油滴釉,也以美麗的結晶紋著稱,是在烏黑的釉面上呈現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不規則的散佈著,在日光的照耀下,會發出閃爍的光澤,使人眼花繚亂,猶如菜湯中的油滴晶瑩透亮。另外還有呈羽狀斑點的鷓鴣斑等。因北宋時期上層統治者喜用黑釉茶具鬥茶,而建窯瓷器又因釉色漆黑,利於鬥茶,而深受重視;被作為貢品供禦府使用,使建窯瓷器聲譽大噪,不少瓷窯也爭相仿造。

油滴和兔毫釉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