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位於今四川省夾江縣城西南3公裡的青衣江畔。石刻分佈在懸崖峭壁上,共150餘龕。最突出的有淨土變龕、毗沙門天王龕、彌勒坐佛龕、維摩變龕和觀音像龕等。夾江千佛崖有開元、咸通、大中等年號的題記。最大龕為彌勒坐像龕,高2.7米,造型精美,比例適度。毗沙門天王龕,主尊身著盔甲而立,形象威武。其左右兩壁各浮雕3層,鐫騎馬武士,護法諸天等,中間隔以雲朵,後壁有羽人,形象刻畫細緻生動。西方淨土變龕,在2米見方的龕內以高浮雕手法表現270餘身各種人物形形象。龕中央為阿彌陀佛及二菩薩,後有華蓋,兩側各刻經幢和七級寶塔,前刻平臺欄桿,諸弟子排坐交談,下有伎樂為舞者伴奏。寶池與亭臺樓閣相對,池中有蓮花、化生,空中祥雲繚繞,飛天回翔,整體佈局嚴謹,氣氛和諧。維摩變龕約1米見方,維摩居士身著寬袖長服,頭戴風帽,與文殊菩薩相對,空中飛天乘雲而來,旁立眾弟子。還有數龕下沿均刻一排伎樂。2舞者居中,兩旁各4人執樂器伴奏,形象生動,姿態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