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創造瞭燦爛的印第安美術和愛斯基摩美術。16世紀後,法、英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176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26年獨立,仍為英聯邦成員。其美術也受法、英影響最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則主要受美國影響。

  17~19世紀 1660年以後,大批法國移民來到魁北克,藝術也隨之而來。1668年,魁北克的第一個主教拉韋爾創建瞭一所藝術術和工藝學校,培養雕刻傢、畫傢、木匠和泥瓦匠。這個學校的一些學生在魁北克和蒙特利爾建立瞭木雕作坊,這些作坊的活動一直延續到19世紀。雕刻傢在風格上反映出法國羅可可藝術的影響,也吸收瞭本地民間藝術的成分,造型簡練粗獷。這些小雕像主要用於教堂裝飾。

  當時的繪畫主要是沒受過專業訓練的民間藝術傢的作品,宗教題材的繪畫通常是臨摹歐洲的作品。在一些民間的還願畫中,無名的畫傢有意無意地描繪瞭那個時代的人民和本地的風光。隻有P.博庫爾可能在法國學習過,現存作品有《黑奴》(1786,蒙特利爾麥科德博物館)。

  1749年英國殖民軍征服新法蘭西之後,英國風格開始在加拿大藝術中出現。在18世紀的沿海各省,出現瞭類似美國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喬治亞風格的建築。在安大略鄉村,住宅和教堂的設計反映出美國新古典主義的風格,但在魁北克地區,英國與法國的風格融為一體。到加拿大旅行的英國地志畫傢帶來瞭加拿大美術中一個最重要的門類──風景畫。本地區畫傢也用水彩來描繪加拿大風景,如P.凱恩主要是畫西部印第安部落的風光,G.克裡格霍夫則是在魁北克描繪法裔農民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在法語地區,肖像反映出法國古典主義的遺風,英語地區則是受英國和美國肖像畫的影響。1850年前後,新哥特式建築有瞭重要發展,如建於1859年的渥太華議會大廈,這些建築給加拿大城市增添瞭浪漫主義色彩,與美國城市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

  不列顛北美省聯邦的建立(1867),激發瞭加拿大的民族感情,這也反映到藝術上;1880年建立瞭加拿大皇傢美術院,繪畫與雕塑逐步達到專業水平。70~80年代的大多數藝術傢是在歐洲學習的。人物畫傢R.哈裡斯和風景畫傢A.埃德森等都深受現實主義手法的影響,而在有些畫傢的作品中則能看出美國哈得遜河畫派的痕跡。

  20世紀 進入20世紀之後,加拿大開始形成自己的畫傢團體和藝術流派。第1個具有自覺的現代意識的藝術團體是加拿大藝術俱樂部。這是1907年在多倫多組織的一個團體;到1915年俱樂部解散之前,共舉辦瞭8次展覽,主要成員有E.莫裡斯、C.威廉森和J.W.莫裡斯等。他們追求法國印象主義的美國畫傢J.M.惠斯勒的畫面效果,主要表現一種色調低沉的空氣感,他們代表瞭一種國際性的流行風格,但缺乏對加拿大自身的感受。

  主動追求加拿大民族藝術的典型性格的七人派,是加拿大藝術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1914年在多倫多新建的加拿大畫室大樓集中瞭一批年輕的畫傢,他們沉醉於加拿大的湖光山色之中,苦心追尋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現手法。1920年5月,F.約翰斯頓和F.卡邁克爾聯合L.S.哈裡斯、J.E.H.麥克唐納、A.Y.傑克遜、A.利斯默和F.瓦利舉辦瞭著名的七人派畫展,加拿大的荒原、森林和大山被表現在一種粗獷豪放的形式中。這是現代藝術觀念和民族意識的結合,給加拿大藝術的發展帶來瞭深遠的影響。

  加拿大畫傢小組力求在七人派的基礎上發展加拿大繪畫的現代主義運動,並創造出具有顯著的民族特征和濃鬱的加拿大土壤芳香的作品。

  直到20世紀30年代後期,蒙特利爾的藝術活動主要是處於多倫多藝術傢的影響之下。1931年J.萊曼從巴黎回到蒙特利爾,帶來瞭純繪畫的美學觀念,在他的思想和藝術實踐的影響下,於1938年12月成立瞭當代藝術協會,其中還包括古德裡奇、G.羅伯茨和J.漢弗萊。這個組織的活動很快得到瞭兩名重要畫傢的支持。A.佩朗在巴黎深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把具有J.米羅風格的抽象繪畫帶到瞭加拿大。P.-E.博爾迪阿斯也曾在法國學畫,1942年4月他在蒙特利爾一個劇院的門廳內首次舉辦瞭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個人畫展,這個展覽在加拿大現代藝術中產生瞭重要影響。1943年,博爾迪阿斯在當代藝術協會內部組織瞭一個更為激進的小團體。1947年當他們在蒙特利爾舉辦第2屆展覽時,被評論傢稱為自動主義。自動主義成為加拿大20世紀以來繼七人派之後最重要的藝術流派。蒙特利爾的自動主義運動主要是受西方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尤其是法國詩人和作傢A.雷東著作的啟發。

  現代主義早在1912年就來到西海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E.卡爾在溫哥華展出瞭野獸主義風格的繪畫,受到評論傢的註意。哈裡斯在30年代中期也轉向瞭幾何抽象繪畫,並將W.康定斯基的思想介紹給麥克唐納。麥克唐納在這時也開始註意超現實主義,與蒙特利爾的博爾迪阿斯不約而同地進行自動主義繪畫的試驗。到40年代中期,哈裡斯將抽象構成與風景的意象結合在一起,J.麥克唐納也常常在自動主義繪畫中註入自然或風景的主題,這樣,到50年代中期在溫哥華形成瞭一個抽象抒情風景畫派。

  1954年2月以W.羅納德為首的一批畫傢在多倫多舉辦的一次畫展形成瞭一個小團體──十一人畫傢,他們沒有共同的目標,不有意標榜什麼觀念,而是各自探索純繪畫的抽象形式,不求在畫面上包含社會含義。這時加拿大藝術已明顯感受到瞭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現代藝術的壓力。在裡賈納美術學院集中瞭一批受紐約畫派影響的畫傢,他們主要在薩斯喀徹溫省北部的埃瑪湖畔的一間畫室作畫,因而被稱為裡賈納五人畫傢,主要成員有A.麥凱和K.洛克黑德等人。經常到埃瑪湖畫室來工作的有美國著名畫傢B.紐曼,他給裡賈納畫傢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在抽象藝術蓬勃發展的50年代,蒙特利爾仍然是一個興旺的試驗場所,以L.貝爾濟萊為首的4位畫傢在1955年首次舉辦的畫展中自稱為造型藝術傢,他們推崇荷蘭風格派畫傢P.蒙德裡安的理論,強調純形式的構成,反對長期在蒙特利爾占主導地位的超現實主義──自動主義繪畫。

  造型藝術傢的活動很快受到瞭新造型藝術傢的挑戰,因為後者的抽象繪畫意識主要來源於美國色域繪畫的重要人物M.路易斯,在整個60年代,新造型藝術傢在蒙特利爾美術界是最活躍的因素。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加拿大美術已經匯入瞭西方現代美術的潮流,但又保持瞭自己的民族特色,同時,多倫多、溫哥華和蒙特利爾等城市都以本地特有的風貌和傳統豐富瞭加拿大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