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至6世紀犍陀羅地區的佛教美術。犍陀羅作為藝術流派,涵蓋的範圍遠超過其歷史地理的實際疆域,大體相當於今巴基斯坦北部以及毗連的阿富汗東部地區,包括印度河西岸、白沙瓦河谷、斯瓦特河谷、佈內爾河谷、巴朱爾河谷等地。犍陀羅相傳為古印度王國之一,後淪為波斯帝國的行省。從西元前326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入侵,到大夏(巴克特裏亞)希臘人對犍陀羅130餘年的統治,希臘化文化藝術的影響逐漸深入這一地區。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曾派遣僧人來此弘揚佛法。

  傳說大夏希臘王彌難陀亦曾皈依佛教。這種歷史背景為希臘雕刻與印度佛教的結合鋪墊瞭道路。公元1世紀中葉月氏人貴霜族國王迦膩色迦(約78~120在位) 建立貴霜王朝(約78~320),定都佈路沙佈羅(今白沙瓦),版圖囊括從阿姆河流域到恒河流域的廣大地區,犍陀羅遂成為貴霜王朝統治中心和東西方國際貿易中心,吸引瞭羅馬帝國大批商品和工匠的東來,促進瞭印度與希臘、羅馬、伊朗文化藝術的交流融合。迦膩色迦兼收並蓄各種宗教,既信奉拜火教,又崇仰佛教,在犍陀羅地區敕建瞭大量佛塔寺院,並仿照希臘、羅馬雕刻的神像,雕刻佛像、菩薩像。3世紀以降,貴霜王朝瓦解,犍陀羅佛教雕刻仍相沿不衰,並受到印度笈多王朝馬圖拉派雕刻和伊朗薩珊王朝藝術的影響。5世紀末,釦噠人入侵,摧毀瞭佛塔寺院,犍陀羅佛教雕刻也日漸衰微。1849年英屬印度考古調查局最先在旁遮普發掘出犍陀羅佛像。20世紀以來,法國、英國、意大利、巴基斯坦、阿富汗、美國、蘇聯、日本等國的考古隊紛紛在犍陀羅及其鄰近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和研究。犍陀羅出土的大量貴霜時代的佛教雕刻,深受希臘雕刻或希臘化的羅馬雕刻的影響,因從犍陀羅地區出土,故稱犍陀羅雕刻,亦稱犍陀羅美術。犍陀羅美術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約從1世紀中葉至3世紀,屬於貴霜時代,盛行於白沙瓦河谷與印度河西部一些地區,以當地紋理細膩的片巖雕刻的石雕為主,希臘影響異常明顯;後期約從4世紀至5世紀末,正值笈多時代,盛行於從呾叉始羅到巴克特裡亞和烏滸河流域的更廣大的地區,特別在阿富汗展開,以石灰拉毛粉飾或粘土的泥塑為主,有時燒制成赤陶,印度風格比較濃厚。通常所謂印度希臘式或印度羅馬式的佛教雕刻,主要指前期貴霜時代的犍陀羅美術。

  建築 犍陀羅地區的佛教建築已發生變革。犍陀羅窣堵波的形制,舍棄瞭以桑奇大塔為代表的中印度窣堵波的圍欄和塔門,覆缽部分顯著增高而漸趨縮小,臺基亦增高,多至數重,傘頂也升高伸長,傘蓋增至7層或13層的一長串相輪。佛教徒為積累功德,在大型窣堵波周圍還捐贈瞭許多小型奉獻塔。代表作有白沙瓦近郊沙基奇德裡的迦膩色迦大塔,由希臘建築師阿基西勞斯督造,曾受到中國僧人法顯、宋雲和玄奘的贊美。據記載,大塔臺基直徑約91米,塔頂冠以13層鎏金傘蓋,高達213米,周圍建有數以百計的奉獻小塔。現大塔早已傾圮,僅存幾塊基石。犍陀羅還創造瞭兼有塔院和僧院的新式寺院伽藍。伽藍院子中央通常有一座專供禮拜的大型佛塔,四周是成排僧房和奉獻小塔。在大型佛塔、奉獻小塔的方形或圓形的臺基側面,往往裝飾著佛教故事浮雕嵌板;在許多壁龕裡則供奉著圓雕或高浮雕的佛像、菩薩像。現已發現瞭一些犍陀羅伽藍遺址。

  雕刻 貴霜時代犍陀羅美術最重要的變革是佛像的創造,打破瞭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禁忌──即隻能以法輪、足跡、菩提樹、寶座等象征符號暗示佛陀存在的成規,仿照希臘、羅馬雕刻的神像的樣品,直接雕刻出佛陀本身人形的形象。這種變革可能與大乘佛教的興起有關,顯然也是印度本土傳統與希臘、羅馬等外來文化藝術影響融合的產物。犍陀羅的佛像雕刻,大約在公元1世紀後期從佛傳故事浮雕開始,逐漸向單獨設龕供奉禮拜的佛像發展。犍陀羅佛傳故事浮雕多達100餘幅場景,從悉達多太子誕生到釋迦牟尼悟道、說法、涅槃,全部佛傳故事的主人公佛陀不再以象征符號代替,而直接以寫實的人形刻畫,造型類似太陽神阿波羅或希臘羅馬哲學傢。犍陀羅最初的希臘式浮雕是古風類型的,人物造型粗拙,頭部過大,構圖簡單,樹木的處理拘泥形式,代表作如白沙瓦博物館藏的片巖浮雕《釋迦牟尼初訪婆羅門》、《奉獻束草》等(約1世紀後期)。稍晚的浮雕較多地吸收瞭希臘、羅馬雕刻的因素,呈現古典主義風格,人物造型精細,比例協調,姿態高雅靜穆,構圖單純平衡,背景幾乎是空白,代表作如白沙瓦博物館藏的片巖浮雕《祇園佈施》與拉合爾博物館藏的片巖浮雕《佛教僧人》等(約1世紀末期)。更晚的浮雕更多地吸收瞭羅馬雕刻的因素,註重人物性格特征、面部表情和身體動態的刻畫,代表作如拉合爾博物館藏的片巖浮雕《摩羅的魔軍》與白沙瓦博物館藏的片巖浮雕《佛陀涅槃》等(約2世紀) 。約3~4世紀的犍陀羅片巖高浮雕《帝釋窟說法》(白沙瓦博物館)和《佛陀說法》(拉合爾博物館),構圖錯綜復雜,裝飾繁縟富麗,佛像異常高大,可視為從佛傳故事浮雕中獨立出來的單獨的神龕佛像,開啟瞭龕狀窟的先河。單獨的犍陀羅佛像,從整體上來看是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的頭部與披著長袍的羅馬元老或哲人的身體結合的產物,同時有些局部細節標志著佛陀的印度偉人身份,即所謂偉人的三十二相中的幾種妙相。犍陀羅佛像一般造型特征為:頭部呈希臘美男子面容,臉型橢圓,五官端正,眉毛細長而彎,眼窩深,嘴唇薄,筆直的鼻梁與額頭連成直線(希臘鼻子)。面部表情平淡、高貴、冷靜,眼睛半閉,強調沉思內省的精神因素。通常頂上肉髻覆蓋著希臘雕刻常見的自然的波浪式卷發,眉間白毫用凹雕的小圓窪或凸雕的小圓點表示,頭後圓光樸素無華,僅僅是一輪小型平板圓片。佛像一般身披通肩式袈裟,偶有袒右式,袈裟類似羅馬元老或哲人雕像身披的長袍陶格,襞褶厚重,衣紋交疊,毛料質感清晰。佛像的全身比例不夠勻稱協調,後期更顯得短粗低矮。佛像的手勢(姆德拉)和坐姿都有固定的程式,為後世所沿用。佛像分立像與坐像兩類。犍陀羅佛陀立像的代表作有白沙瓦附近侯蒂·馬爾丹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佛陀立像》(約作於2或3世紀,高1.42米,白沙瓦博物館)與犍陀羅出土的另一尊青灰色片巖雕刻《佛陀立像》(約作於2世紀中葉或晚期,高1.40米,拉合爾博物館)等。犍陀羅佛陀坐像的代表作有侯蒂·馬爾丹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佛陀坐像》(約作於2或3世紀,白沙瓦博物館)與塔克特·伊·巴海毗訶羅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佛陀坐像》(柏林博物館)。犍陀羅佛像的雕刻材料,通常采用青灰色的雲母質片巖,色調幽暗、沉著、冷峻,增強瞭佛像的古樸、莊重、靜穆,也加重瞭佛像的刻板、沉悶、冷漠。後期犍陀羅佛像日趨程式化,流於千佛一面,缺少活力。

《佛陀說法》

《佛陀立像》(局部)

  菩薩像的創造也是犍陀羅藝術的重大貢獻。犍陀羅的菩薩像突破瞭佛像千佛一面的程式,呈現較為生動多樣的姿態。犍陀羅菩薩像的代表作有沙巴茲加裡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王子菩薩》(約2世紀,高1.20米,巴黎基梅博物館)和西克裡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苦行的釋迦》(約3世紀,拉合爾博物館)。前者表現未成佛的悉達多太子,造型帶有印歐混血兒特征,衣飾華貴,風度翩翩;後者表現釋迦牟尼在修習苦行,盡管瘦骨嶙峋仍然執著地禪定,充分體現出人物冥思苦索的精神力量,內在性格的堅忍、剛毅和崇高,被西方各國學者推崇為犍陀羅藝術的最高傑作。除瞭佛像、菩薩像,犍陀羅地區也雕刻瞭不少希臘、羅馬或希臘化的男女諸神像。代表作有犍陀羅地區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雅典娜女神》(約2世紀晚期,拉合爾博物館)與薩合利·巴合羅爾出土的青灰色片巖雕刻《般遮迦與訶梨蒂》(約2世紀,白沙瓦博物館)等。

《王子菩薩》

《雅典娜女神》

  犍陀羅美術的影響極其深廣,主要向西北、東北和東南三個方向傳播擴散。犍陀羅西北邊緣地帶阿富汗中部巴米揚石窟兩尊龕狀窟大佛像,被認為是後期犍陀羅美術的巨作。犍陀羅美術向東北沿著絲綢之路陸續傳入中國新疆和內地,並東漸朝鮮、日本,為遠東佛教藝術提供瞭最初的佛像模型。向東南,犍陀羅美術與北印度的馬圖拉雕刻並行發展,互相影響,共同成為印度笈多時代古典主義藝術的先驅。

  

參考書目

 J. Marshall, The Buddhist Art of Gɑndhɑrɑ,Cambridge,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