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山水畫理論著作。唐志契編撰。唐志契,字敷五,又字玄生,江蘇泰州人。為諸生,以山水善名。所著《繪事微言》初刊於天啟六年(1626)。

  全書4卷,第1卷論山水畫理法,兼及山水畫收藏鑒賞。其餘3卷則采南齊謝赫至明末李日華諸傢論畫語錄,共32種。第1卷凡51則。各有標題,依次為:畫尊山水、畫名、傳授、畫以地異、山水寫趣、寫畫要讀書、畫不可茍、畫要看真山水、存想、品質、畫有自然、大小所宜、逸品、老嫩、仿舊、山水要明理、蘇松松品格同異、畫要天分帶來、山水性情、氣韻生動、用墨、積墨、寫意、皴法、丘壑藏露、筆法、山水忌纖巧、冗與雜不同、碎石、樹木、樹石所宜、枯樹、柳與松、水口、雲雨風煙、煙雲雜法、雪景、樓閣、遠山、點苔、蓄畫、賞鑒、看畫訣、識畫火候、古今優劣、名傢收藏、絹素、古畫不入常格、古畫無價、院畫無款、金碧山水等。該書內容豐富,既吸收前人看法,又能獨抒己見,雖持文人畫觀,於諸畫科中獨尊山水,未免局限。但主張“要看真山水”,反對“模糊丘壑”;既提倡“寫意山水”又主張“一筆不茍”;指出“蘇州論畫理,松江論畫筆”,他主張既不能“任理之過”的弊病,也不要走上“任筆之過”的另一極端。要求畫寫意者需在“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上“著精神”,他還認為臨摹古畫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跡”,這些主張和見解,均頗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