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周時期墓群。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北郊2公裡擂鼓墩一帶,範圍約1平方公裡。1978~1983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曾3次進行發掘。1978年發掘一號墓(即曾侯乙墓),得知此處為曾國墓地。現已探出墓葬100餘座。墓葬有一定佈局,北面地勢最高處是曾國國君陵墓區,南面是中下級貴族和平民墓地。另有一些時代稍晚的楚墓。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號墓位於墓區北部,據出土的銅器銘文可知,墓主為戰國早早期曾國的君主,名乙,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這個曾國不見於史籍,一些學者認為即隨國,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

  該墓為豎穴木槨墓,開鑿在紅色礫砂巖上。墓穴平面為東、北兩面凸出的多邊形,無墓道,方向正南北,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深約13米。墓內建巨型木槨,周圍填充木炭。槨分東、中、西、北4室,室內高3.1~3.5米,由171根長條方木壘成,共用成材木料378.63立方米。主棺分內、外兩層,均髹漆,施彩繪。殉葬棺21具,殉人為青少年女性。出土各類隨葬品共1.5萬餘件,計有樂器125件,青銅禮器和用具134件,兵器4777件,車輿器和車馬器1127件,漆木竹用器5000餘件,竹簡240枚。此外,還有金、玉、服飾、皮甲胄及骨、角、雜器。樂器共8種,其中曾侯乙墓編鐘全套64件,外加楚惠王贈送的一件鎛鐘,懸掛於曲尺形銅木結構的三層鐘架上,保存完好。全套鐘架由245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這套編鐘鑄工精湛,最大的一件通高152.3厘米,總重達2567千克。鐘上篆體銘文共2828字,多數為錯金文字。內容為銘記、標音和樂律關系。每個鐘能發兩個樂音,音階結構與現今通用的 C大調七聲音階同一音列,共含5個八度又一大二度,其中心音域的3個半八度、12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的多種樂曲。鐘架近旁有髹漆彩繪“ T”字形木錘6個和長木棒2根。隨葬的青銅禮器有九鼎、八簋、鬲、甗、簠、豆、尊、壺、盤、匜等。其中一尊盤造型端莊精致,口沿上極為纖細的花紋系采用失蠟法鑄造;兩套冰鑑由方鑑與方缶雙層套合而成,花紋刻鏤十分精細;一件“聯禁銅壺”由一對大銅壺與一長方形銅禁組合而成,其設計、造型及鑄造都別具一格。

  二號墓在一號墓之西約100米,墓壙長7.3米,寬6.9米,無墓道。早年被盜,仍出土文物2770餘件,包括一套36件的青銅編鐘,一套12件的石編磬以及200餘件青銅禮器、用器、車馬器等。從隨葬器物的種類特征與組合看,該墓也是一座曾國墓葬,年代為戰國中期。墓內隨葬有九鼎八簋,但未見兵器,由此推測,墓主有可能是曾侯的妻子。

  墓區南部發掘的31座中小型墓,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多數無墓道。隨葬品多為仿銅陶禮器,其形制與組合為湖北境內楚墓所常見,時代約為戰國中期晚段。其中以十三號墓最大,墓壙長4.32米,寬3.5米,有斜坡墓道,出土器物20多件,除兩件陶壺外,其餘為青銅禮器(鼎、敦、壺、勺)和兵器(劍、戈、鏃)。銅鼎為鐵足,銅敦由兩個半球形相合而成,有對稱的雙環耳和三龍形鈕足,繁縟花紋遍佈器身,線條柔和多變,構圖工整。所出器物均為典型楚器。這批墓葬的發現,說明約在戰國中期晚段,曾國已被楚國並吞瞭。

  擂鼓墩一號墓的墓坑及其巨型槨室現仍在原地保存,1979年在其上修建瞭保護棚,並陳列著主棺(內、外棺)的復制品及部分陪葬棺的原件。隨州市文物部門已劃出墓區保護范圍,樹立標志,建立瞭群眾性的保護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