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代刻石。在山東諸城瑯琊臺。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於二十八年 (西元前219)巡視東土登瑯琊臺時所立。內容為對大一統事業的讚頌,具有開國紀功的意義。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209)東行郡縣,又在石後增刻詔書和從臣名。全文載《史記·秦始皇帝本紀》。因歷年風雨剝蝕,現僅存13行、86字。刻文據傳為李斯所書,用筆勁秀圓健,結體嚴謹工穩,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瑯琊刻石在清乾隆時已開裂,諸城縣知事宮懋讓以鐵束束之。道光中鐵束散,石碎,知縣毛澂築亭覆護。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月大雷雨中此石散落。1921~1922年王棓祐前後兩次在瑯琊臺搜尋碎石,拼合後移諸城縣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移置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