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佛教寺院。在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0公裡實會村雙峰山腰。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五年 (940),初名仙巖院,後周顯德元年(954)於寺外建七寶塔1座,宋太平興國八年 (983)敕令改名為大雲禪院,其間寺貌隆盛。金元兩代寺內建築多折損,後經明成化、萬曆,清順治、康熙間幾次修葺或重建。寺分前後兩進院落,大佛殿居中,前院除山門外,南隅建天王殿,東西向配殿對峙,分別奉觀音、地藏二菩薩;後院兩廂早毀,僅存後大殿五楹。寺外西北隅矗立石塔1座,基本完好,與大佛殿同為五代代遺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殿 本名彌陀殿,五代後晉天福五年 (940)建(見圖)。面闊進深各三間,單簷歇山頂。通面闊11.8米,明次間略同;總進深10.1米,山面次間約合當心間之半;平面接近方形。殿前無月臺,前後簷當心間辟門,前簷次間安直欞窗。簷柱側角生起顯著。柱頭上於欄額之上加施普柏枋一材,此為采用普柏枋部件之始。柱上鬥栱雙抄五鋪作,耍頭為短促的下昂形。殿內後槽當心間用金柱兩根,金柱上不施普柏枋,仍沿襲著唐制。梁架為“六架椽屋,四椽栿對乳栿用三柱”,栿上有駝峰、托腳承平梁,平梁上有駝峰、侏儒柱、大叉手、捧節令栱以承負脊榑。駝峰較小,侏儒柱甚細,是此二構件初產生階段的雛形。因無前槽金柱,縱斷面前後槽結構不一致。梁架上駝峰尺寸、形制各異,多達8種。殿頂明清補葺過,已非原貌,但少量瓦件可看出非宋元以後之物。殿內鬥栱、榑枋、替木等構件上還保存有一部分五代彩繪,是中國古建築中稀有之例。

大雲院

  殿內東壁和扇面墻上保存五代壁畫22平方米。東壁畫題“維摩變相”,8個伎樂天一邊奏樂一邊起舞,表現出超人的神態仙姿。扇面墻正面上部畫飛天,兩側是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乃彌陀佛脅侍。後面畫“西方凈土變”,雲氣繚繞,菩薩、天王、侍從等參插其中,上部天宮樓閣懸空。各像面相圓潤,肌肉豐盈,樂舞伎廣袖長裙,姿態柔麗俊美,唐代畫風猶存,是中國現存寺觀中惟一的五代壁畫遺作。

  七寶塔 兩層,平面八角形,高6米,青石雕造。基座兩級皆束腰須彌式,雕仰覆蓮瓣、獅子、麒麟、力士、壼門等,第二層壼門內還雕有樂伎和舞伎。塔身雕有間柱,正面雕板門,門兩側置二天王像,背面雕比丘半掩門。塔簷下雕飛天。2層塔身雕假板門、門簪、帷幔等。再上置仰蓮、矮柱、寶珠等制成塔剎,都是五代原作。該塔造形俊秀,刻工精細,因地形變遷大半埋入積土之中,經清理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