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至明代龍泉窯的代表性窯址。在浙江省龍泉縣西南小梅鎮東北10裏的大窯村一帶。西起高際頭村,北迄坳頭村,在沿溪10裏的山坡上,共發現窯址53處。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興盛於南宋至元初。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各地制瓷業的興起,龍泉窯逐漸衰落。清代中葉以後停燒,歷時七、八百年。屬南方青瓷系統,是宋元時期著名窯場之一。早期受越窯、甌窯和婺窯的影響,燒制與三窯特徵相似的瓷器。南宋中期以後,燒制瞭有自身特點與風格的梅子青、粉青釉,青瓷釉色的質地達到完美的程度,受到社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從此窯場數量成倍增長,生產得到很大發展,終於形成一個新的青瓷窯系,影響遍及江西、福建等地,產品遠銷東亞、東非、阿拉伯諸國,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窯窯址生產的產品工藝精湛,質量高,為龍泉窯其他窯址所不及,是龍泉窯的中心。20世紀20年代,龍泉窯窯址已引起人們的關註。陳萬裡於1928~1940年間曾多次對龍泉窯窯址進行調查。1958和1981年兩次文物普查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龍泉窯窯址進行瞭全面、系統的調查。1959~1960年對大窯龍泉窯窯址進行瞭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窯爐和窯具 窯爐有龍窯和階級窯兩種,上部已殘。宋元時期的窯爐均為龍窯,依山坡建造,窯身狹長,前後傾斜。前端為火膛,中間為窯室,後部為排煙室。火膛平面呈半圓形。窯室前墻正中開狹長的火門,火門下有進風口。窯室似斜長的甬道,寬2米左右,窯底呈斜坡狀。兩側窯墻用磚或匣缽砌築,墻中開設窯門。窯門和投柴孔的數量,視窯的長短而定。排煙室由煙火柱墻和後墻組成,煙火柱墻有出煙孔,排泄窯內的煙與廢氣。在大窯遺址發現一座南宋時期的龍窯,共有9個窯門,其中8個開在東壁,1個開在西壁,且與煙囪接近。可以看出當時裝窯和出窯都集中在一邊。這和場房、出入道路有關。至明代,窯爐結構有瞭變化,出現瞭半倒焰式的階級窯。已發現的一座早遭破壞,僅見尾部兩室和一個煙囪。窯體前寬後窄,室與室之間有二堵擋火墻,前一堵下部砌有煙火弄7個,後一堵擋火墻用匣缽砌成。有瞭擋火墻,使火焰的流向由平焰改為倒焰,使窯內溫度均勻,延長保溫時間,宜於燒制大件器物。

大窯龍泉窯遺址分佈圖

  窯具有2大類:一類是盛放坯體的匣缽和墊座;另一類是用於間隔坯件和匣缽的墊環、墊餅等。

  南宋時期的作坊遺址發現一處。有場房、淘洗池、煉泥池。場房為三開間瓦屋,是窯工居住、堆料、制作和烘烤的場所。淘洗池2個,煉泥池1個,在場房後壁,四壁用磚砌成。

  產品 北宋早期有五管瓶、雙耳瓶、執壺、碗、盤、洗等,白胎青釉,裝飾使用纖細的劃花。北宋中晚期產品以碗、盤為主,另有瓶、罐、缽和執壺等。灰胎,青黃色釉。普遍使用刻劃花,紋飾有水波、雲紋、蓮瓣、牡丹、焦葉、篦紋等。南宋前期,除繼續生產上述產品外,出現瞭爐、渣鬥、塑像等新器形,而且每種器物又有多種式樣。裝飾仍以刻劃花為主,其中碗盤內常刻蓮花、荷葉,有的花口碗內刻雲紋,內底印陰文“河濱遺范”或“金玉滿堂”。這時的瓷器胎體厚重,圈足寬矮,青釉,釉色透明勻凈。南宋後期,是龍泉窯藝術成就的高峰,形成瞭自己的獨特風格,成功地燒造出薄胎厚釉青瓷。其中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是它的代表作。胎色可分為白胎和黑胎二類,白胎居多,黑胎較少,黑胎青瓷系仿南宋官窯的產品。器物造型此時更豐富多樣,甚至出現瞭仿玉器的琮,仿青銅器的鬲、觚、觶、投壺等。元代龍泉窯生產規模擴大,品種增多,器型和裝飾有新的創造,產品漸趨厚重,釉層較薄,呈青色,生產瞭大量大型瓷器,有高達1米左右的花瓶和口徑達60餘厘米的瓷盤,這標志著當時制瓷技術的新成就。裝飾手法繁多,出現瞭點彩、印花和鏤刻等新的作法。花紋題材廣泛,不少器物上印有八思巴文以及福、祿、吉、吉祥等字。明代中葉以後,生產規模小,產品胎粗釉薄,器形呆板,質量粗糙,青釉多渾濁、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