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前身為北京《晨鐘報》和《晨報》第7版。1921年10月12日改版獨立發行,至1928年6月5日第2314號終刊。編者先後為孫伏園、劉勉己、丘景尼、江紹原、瞿菊農、徐志摩。

  《晨鐘報》是以梁啟超、湯化龍為首的進步黨(後改為憲法研究會,即研究系)的機關報。1916年創刊時即在第7版刊載文藝作品,但還未能脫出舊式副刊消閒與低級趣味的窠臼。1918年12月《晨鐘報》改組為《晨報》。翌年2月7日日,宣佈改革第7版,增添介紹“新修養、新知識、新思想”的“自由論壇”和“譯叢”兩欄,使副刊明顯地傾向新文化運動。1920年7月,第7版由孫伏園主編,以後又經他改出4開4版的單張,報眉印有魯迅擬就的“晨報附刊”字樣,報頭定名為《晨報副鐫》。

1921年12月4日《晨報副鐫》

  五四運動前後,《晨報副刊》是《新青年》之外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介紹俄國革命的主要陣地。李大釗參與工作,並撰寫文章。所出的“勞動節紀念”專號、“俄國革命紀念”專號,所辟的“馬克思研究”專欄,均為中國報刊之首舉。同時,也兼容並包地介紹過各種社會改良主義、修正主義的學說,表現出初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復雜狀況。隨著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心逐漸轉向上海,《晨報副刊》遂在魯迅支持下,把主要篇幅用來推進新文學瞭。

  改革後的《晨報》第7版,轉載過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故鄉》,發表瞭《一件小事》。冰心發表小說初作《誰之罪》,接著是《斯人獨憔悴》、《莊鴻的姊姊》等,加之葉聖陶的《伊和他》、《阿鳳》、《一課》,以及徐玉諾、陳大悲等諸多創作作品的出現。形成所謂的“問題小說”。此外,刊載瞭朱自清、康白情、劉大白、周作人、胡適、瞿秋白、俞平伯、冰心、葉聖陶的新詩,又特別鼓勵搜集整理民間歌謠。瞿秋白的“旅俄通訊”,周作人的雜文,孫伏園的遊記,顯示出散文的收獲。戲劇方面,包括對舊劇改革的討論,對外國戲劇的介紹,對新劇的述評,都占據相當的地位。劇本有陳大悲的《幽蘭女士》等。它們以民主思想為指導,反對封建,面向人生,展露出“五四”的時代風貌。

  《晨報副刊》在孫伏園主編的時期,在報紙正張漸次失去進步作用的情況下,繼續致力於發展新文學,保持瞭它在思想界、文化界的廣泛影響。魯迅在這裡共計發表瞭50餘篇作品,包括小說《阿Q正傳》、《不周山》(後改名《補天》)和《肥皂》,以及雜文、學術論文和譯文。這時期的小說作者主要有冰心、徐玉諾、鬱達夫、許欽文、廬隱、蹇先艾、黎錦明等。周作人的雜文已形成獨特風格,他在“自己的園地”專欄裡最早寫出一批文藝評論文章。冰心連續發表《寄兒童世界小讀者》的篇什,其他的散文作傢有鬱達夫、瞿秋白、孫伏園、川島、馮文炳(廢名)、裴文中、錢玄同、江紹原、林玉堂(林語堂)等。汪靜之、馮雪峰、應修人等湖畔派的詩作,冰心的《繁星》、《春水》兩組小詩,都頗有影響。新詩人此外還有胡適、康白情、徐玉諾、俞平伯、周作人、王劍三(統照)、劉大白、孫席珍、焦菊隱、蹇先艾,而徐志摩的詩在《晨報副刊》上也日見其多。此時,陳大悲翻譯、撰寫瞭較多文章,發起非職業的愛美劇運動。陳大悲、熊佛西、蒲伯英的劇本,餘上沅的《過去二十二戲劇名傢及其代表傑作》的介紹,以及關於男女合演的討論,都推動著這場戲劇運動。從1923年6月1日到1925年9月25日,王統照主編文學研究會在京刊物《文學旬刊》(見《文學周報》)也附在《晨報副刊》上出版。它與改革後的《小說月報》一道,促成瞭文學研究會作傢群的形成,顯示出現實主義文學的特色。

  《晨報副刊》於1925年10月1日由徐志摩接編後,即呈現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傾向。“仇友赤白”問題(排俄聯俄與共產主義適否中國)的提出,標明它在政治上的倒退。關於“閑話”的爭論把矛頭指向魯迅等人。但在“五卅”慘案、“三·一八”事件上,仍基本上持進步態度。此時的寫作隊伍改由一部分文學研究會作傢和後來被稱為新月派的作傢組成。小說、散文的作者有王統照、彭傢煌、焦菊隱、聞國新、尚鉞、李健吾、許傑、劉大傑、王希仁、凌叔華、徐志摩、廬隱、許躋青等。一部分人多以散漫感傷的筆致寫身邊瑣事,抒發青年知識者愛的苦悶。蹇先艾等善寫下層平民的疾苦。胡也頻、張天翼的早期作品具特異色調。沈從文從這裡登上文壇,詩文並重,創作力旺盛。詩歌作者主要有徐志摩、聞一多、於賡虞、朱湘、劉夢葦、朱大枬、饒孟侃等。1926年4月1日徐志摩用《晨報副刊》的篇幅創刊《詩鐫》(共11期),同年6月17日創刊《劇刊》(共15期),都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倡導新格律體詩,對新詩發展有促進作用。

  《晨報副刊》一向重視譯載近代世界著名作傢的作品,如托爾斯泰、歐文、莫泊桑、畢恩生、普希金、屠格涅夫、契訶夫、高爾基、芥川龍之介、陀思妥耶夫斯基、志賀直哉、菊池寬、史蒂文生、顯克維奇、都德、果戈理、法朗士等的小說,史特林堡、托爾斯泰、易卜生、契訶夫、莎士比亞、果戈理、羅曼·羅蘭等的劇本,莎士比亞、歌德、泰戈爾、波特萊爾、雪萊、惠特曼、王爾德等的詩。還介紹過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話。

  自《晨報》改革第7版之後,上海的《民國日報》、《時事新報》相繼革新。是《晨報副刊》開瞭中國現代報紙副刊進行民主性改革的先河。在右翼或中間派報紙上辦好進步副刊,成為中國現代報刊史、文學史上特有的現象。

  人民出版社1981年將原《晨報副鐫》合訂本縮小為16開本影印,計15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