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召開的第一次文字改革會議。於1955年10月15~23日在北京舉行,參加的有來自全國除西藏外的28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中央一級文字改革、教育、科學、作協、外交、郵電、新聞、廣播、出版、民委、總政、全總、青年團、婦聯等的代表共207人。這次會議的任務是通過《漢字簡化方案》和推廣普通話。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提出的《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草案》,在會上作瞭充分的討論後修正通過。會會議還制訂瞭普通話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並一致同意在全國大力推廣普通話,首先從中小學和師范學校做起。舉行這次會議的同時,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還舉辦瞭“中國文字改革文獻資料展覽”。會議通過瞭以下8項決議:

  ① 建議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把修正後的《漢字簡化方案》提請國務院審定公佈實行。

  ② 要求各報刊和文化教育機關廣泛宣傳簡化漢字,各級學校使用簡化漢字;出版和印刷機關立即著手改鑄銅模,迅速采用簡化漢字,並按照《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在出版物上廢除異體字。

  ③ 要求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繼續簡化漢字、整理異體字的工作,並繼續向群眾廣泛征求意見,早日完成漢字的簡化和整理工作。

  ④ 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首先對全國各地小學、中學、各級師范學校分別作出指示,大力推廣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並指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有計劃地分批調訓各級學校語文教師學習普通話。關於部隊推廣普通話辦法,建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

  ⑤ 建議在全國各省市設立推廣普通話的工作委員會,組織社會力量,特別是廣播電臺和文化館站,大力提倡學習和使用普通話。

  ⑥ 建議中國科學院和各有關高等學校合作,進行全國方言調查,編寫普通話的教材和參考書,以便利各方言區人民學習普通話。

  ⑦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進一步推廣報紙、雜志、圖書的橫排、橫寫。

  ⑧建議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早日擬定《漢語拼音文字方案》草案,提交全國各界人士討論並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