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

  中國音樂學傢、社會活動傢。字潤璵,一字若愚。四川溫江人,生於1892年8月15日,1936年1月12日病逝於德國波恩。1908年進成都高等學堂分設的中學堂,1912年畢業。1914年到北京,入中國大學攻讀法律,同時任職於於清史館,並先後擔任成都《四川群報》駐京記者和北京《京華日報》編輯。1918年與李大釗、曾琦等發起組織“少年中國學會”,翌年7月1日的成立大會上,被推為該會執行部主任。同年底,在陳獨秀、蔡元培、李大釗等支持下,又創建“工讀互助團”。1920年赴德國留學,先學德文和政治經濟學,並兼任《申報》、《時事新報》和北京《晨報》的駐德特約記者。1922年起改學音樂,在柏林從私人教師學小提琴和音樂理論;1927年入伯林大學攻讀音樂學,從師於E.M.von霍恩博斯特爾、A.舍爾林、H.沃爾夫和C.薩克斯等教授。1932年起任波恩大學中文講師。1934年以論文《中國古代之歌劇》(今譯《論中國古典歌劇》),獲波恩大學博士學位。

  王光祈自1923年起,陸續寫作出版瞭音樂專著16種,並在中外報章書刊上發表瞭一系列音樂論文(現見中文音樂論文16篇;外文音樂論文存目14篇,其中2篇已譯成中文)。他懷有借助音樂之力喚醒民族,完成民族文化復興運動的理想,主張一面先行整理古代音樂,一面辛勤采集民間流行的謠曲,然後再利用西洋音樂的科學方法,創造出“可以代表‘中華民族性’的國樂”。為此,他對西洋音樂進行瞭全面系統的研究,並分門別類地寫成專著和論文,向國人介紹。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德國人的音樂生活》(通訊10篇,1923年10月11日起在《申報》發表)、《德國音樂教育》、《歐洲音樂進化論》、《西洋音樂與詩歌》、《西洋音樂與戲劇》、《德國國民學校與唱歌》、《西洋樂器提要》、《西洋制譜學提要》、《音學》、《對譜音樂》、《西洋名曲解說》和《西洋音樂史綱要》等。他認為國樂“必須吾人自行創造”,而“不能強以西樂代庖”,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此,他又對中國音樂和東方民族音樂進行瞭深入的探索。他最先系統地采用比較音樂學的方法,將中國音樂和某些東方民族的音樂同西洋音樂進行比較研究,提出瞭把世界各地區的樂制,分為“中國樂系”(五聲體系)、“希臘樂系”(七聲體系)和“波斯阿拉伯樂系”(四分之三音體系)3大體系的理論;同時,還對中國歷代樂律史料,作瞭初步的整理,提出不少有價值的見解。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東西樂制之研究》、《中國樂制發微》、《中西音樂之異同》、《東方民族之音樂》、《翻譯琴譜之研究》、《中國詩詞曲之輕重律》和《中國音樂史》等。此外,他還寫瞭不少向西方各國介紹中國音樂的文章,其中包括為1929年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和《意大利百科全書》撰寫的《中國音樂》專稿。王光祈的其他論著尚有:關於國防、外交、政治、戲劇、美術的譯作19種,《王光祈旅德存稿》2卷,以及散見於中外報章書刊的文章、通信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