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隋代音樂學傢。江南(或為會稽附近)人。其父萬大通曾從梁朝部將歸附北齊,後圖謀逃返江南,事情洩露被殺。年幼的萬寶常被株連獲罪,罰配樂戶,成為卑賤的樂工。

  萬寶常幼時曾師從祖珽學得祖氏傢學,並能演奏多種樂器。曾為宮廷製造精美的玉磬,參與整理過流傳於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洛陽舊曲”。又於席間論樂,時無樂器,遂以竹筷敲擊大小碗盞什物,奏出所需要討論到的曲調,博得“知音”之名。

  北周大定元年((581),楊堅篡奪北周皇位,建立隋王朝。萬寶常歷周入隋,仍為樂工。隋建立後即召集一批高級官吏,著手整頓宮廷音樂,準備頒發新的律制,以適應其開國形勢的需要。而議樂的重臣鄭譯、蘇夔、何妥等人“競為異議,各立朋黨,是非之理,紛然淆亂”。諸派之所以爭論不休,除因缺少音樂知識而引起的糾葛外,其實質是想借制定新律的機會爭勝於政治權勢,致使樂議毫無結果。《隋書·萬寶常傳》說:“開皇初,沛國公鄭譯等定樂,每召與議。”說明他在這次著名的樂議中並無正式地位,而隻屬傳喚咨詢之列。他也利用這次機會,取得瞭詔書的允許,按照他提出的“水尺律”標準來調制樂器,並自撰《樂譜》64卷,具論“八音旋相為宮之法,改弦移柱之變,為八十四調,一百四十四律,變化終於一千八聲”等樂律理論。雖然他所制定的這套宮廷樂器對後世的俗樂留有影響,他的律學理論對祖孝孫在唐代定律仍有作用;但隋王朝在宮廷樂制中既未采納他的意見,也未對他的卑賤地位稍予改善,使他抑鬱成疾。其後數年,萬寶常貧病交迫,竟至餓死。死前,他忿然燒掉自己的全部著作。